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的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用剂,虽然提高了产量,但影响了农产品的天然性。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方设法寻求、食用大自然馈赠的天然、无公害食材,因此无公害农产品逐渐受到追捧。
2013年,古县石壁乡王滩村依托本村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创办首个原生态“农夫菜园”,合作社替县城居民管理其“承包”的菜园,随后将采摘收获的蔬菜及时配送到县城,居民凭卡便能在供应点领取自己菜园的新鲜蔬菜,这一全新蔬菜经营模式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近日,记者专程赶赴这个原生态“农夫菜园”一探究竟。
遵循自然 保留蔬菜原始口感
王滩村距古县县城25公里,沿着古县三和牡丹景区的路一直走,一个写有“生态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大招牌进入了眼帘,顺着指示牌,在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上,记者走进了古县石壁乡王滩村,一路上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清澈的山泉从脚下流过,路边的野花争先绽放,时不时看见一些野兔、家猫和家犬从丛林中窜出,好像在欢迎客人的到来。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原生态“农夫菜园”。
走进菜园,小道两旁的丝瓜、瓠子、葫芦和冬瓜藤蔓从头顶穿过,绿油油的蔬菜一望无际。不远处,有的村民给蔬菜浇水,有的在采摘,忙得不亦乐乎。为了防止蚊虫叮咬蔬菜,菜地里随处可见粘虫板、太阳能灭虫灯,一眼望去,红的、紫的、绿的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在菜园中工作一天80元,一个月能挣近2000元,相当于种3亩玉米的收入。”村民老赵高兴地说,自从村里创办了原生态“农夫菜园”,一直寂静的村子顿时热闹了起来,不时有城里人来这里参观、采摘,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菜农张丰玲随手摘了个西红柿让记者品尝,她说:我们的蔬菜‘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农家肥、住’的是天然氧吧,没有污染,放心品尝。”“土地也是有生命力的,它不可能无节制地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绿源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李秀强正在向订户介绍“农夫菜园”的天然、无公害种植技术。他说,无公害蔬菜就是指蔬菜在种植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 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园里的种植技术,从而保留了蔬菜的本质口感。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