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助力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纪实

2013-09-16 08:16: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服务大局、勇于担当,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建功立业。通过群众性创新工作完成技术革新3000余项,发明创造1000余项,提合理化建议近百万条……立足职能、切实维权,为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保驾护航。通过“安康工程”建设在全市420家高危企业中建立群监网络,平均每年排查安全隐患两万条……团结协作,超常发展,为建设全国一流工会夯实基础。通过科学谋划、不懈努力,在非公企业探索性开展工会主席“公选直管”工作,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着眼全局、以人为本,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拾遗补缺。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帮扶中心,帮助困难职工16.8万人次,慰问困难职工14万户,救助患病职工9908人,资助1万余名困难职工子女实现了上学梦,帮助1.8万余人实现了再就业……十余年来,临汾市总工会围绕全市党政工作大局,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全心全意为党政分忧,历程艰辛、硕果累累,有20多项工作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60多项工作受到省、市表彰。全总、省总多次在我市组织召开现场会。

十余年来,市总工会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树立“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的工会维权观,全面履行职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典型带动整体提升、考评推动整体提升、重点促进整体提升”的工作方法,为全面提升临汾工会整体水平、建设全国一流工会打下坚实基础,开创了全市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全市经济建设做贡献,在平阳大地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留下了“咱们工会有作为”的坚实足迹。

科学谋划 明晰发展新思路

2002年之前,全市工会工作长期处于“迷局”之中,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薄弱,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低,各项机制不健全,机构不完善,各项工作长期徘徊在下游滞后的局面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2002年,临汾撤地建市后,市工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领导班子。上任伊始,新任一班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方位、多渠道征求意见和建议,经过审慎思考、反复论证,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化,五年重点工作创一流”的目标,通过扎实开展“建会夯基、建制维权、铸魂强体、造势聚力”工程,推动了临汾工会工作的大翻身、大变化,步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市总工会有17项工作受到省总表彰,组织建设、劳动竞赛、两个机制建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三年固本强基,市总工会通过切实有效的新举措,特色鲜明的新典型,切合实际的新经验,竞赛评比的新位次,树立了社会认可、职工满意的新形象。

2006年开始,以梁崇太为工会主席的一班人围绕“重点工作省内领先、品牌工作全国有影响”的目标,通过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培育了一批在临汾市拔尖的领先型典型,在全省过得硬的先进型典型,在全国有影响的旗帜型典型,为全面提升工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完成五年规划,实现重点工作全省创一流的目标后,2009年,市总工会响亮提出“亮点工作有创新、难点工作有突破、重点工作有提升”的奋斗目标,相继开展了规范年、提升年、创优年活动,使全市工会工作不断上档次、上水平,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增强,社会地位和自身形象明显改善,开创了市总工会蓬勃向上,活力迸发,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十年辛苦不寻常,十年奋斗不停步。

市总工会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工作中注重前瞻性,体现长远性,突出全局性,确保连续性,做到了“步步有规划,层层有典型,整体上水平”。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田喜荣(右二)在基层调研工会工作。

建功立业 争当发展主力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席卷全球,这场令人色变的金融风暴从虚拟向实体、从下游向上游快速蔓延。一时间,许多企业经济受阻,许多职工人心惶惶。

关键时刻,市总工会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的主题劳动竞赛,引导广大职工与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余年来,市总工会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中扎实开展“三比三保两赛”、“十百千万”、“强科技、保达标”、“两创两保两比”等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赛出了水平更赛出了效益;在公安、电力、建筑及服务窗口持续开展了“三基五赛、为警添花”、“我为节能做贡献”、“创优质服务、当窗口明星”等具有行业特色的竞赛活动,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年四季有常规竞赛,配合形势有主题竞赛、突出重点有专项竞赛、服务发展有特色竞赛”的完备体系,做到了哪里有重点工程,哪里就有劳动竞赛的旗帜;哪里有困难和挑战,哪里就有“工人先锋号”的品牌。通过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工会的建功立业工程成为推动临汾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我市一名平凡的环卫工人,沙永玲的名字叫响全国。“弘扬劳模精神,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新风尚。”市总工会向全市职工发出动员令。

十余年来,市总工会不断完善劳模管理机制,推荐评选了全国、省、市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600余名和先进集体300余个,营造了关爱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市总工会将提升职工素质作为长期工程,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成立了职工培训中心,在各行各业大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比武、发明创造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双十佳标兵”创建活动,职工素质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创造经济效益达10亿余元。

在职工文化建设方面,我市县级工会和千人以上企业建成了现代化的职工文化场馆,建成职工书屋120余个,先后组建市职工合唱团、放映队,为广大职工送去了知识和欢乐。举办了万人长跑、摄影展、歌咏赛、篮球赛等形式多样的大型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