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经济开发区:为“飞地经济”插上腾飞翅膀

2013-09-16 08:18: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开栏语 按照全省转型综改工作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把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总抓手,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重大标杆项目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初见成效,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氛围业已形成。

即日起,本报将开设“推进转型综改,打造活力临汾”专栏,全面报道全市各县(市、区)先行先试的新经验、转型发展的新成效,推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有大突破、转型跨越有新进展。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段碧蓉)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主题,把握“先行先试”的灵魂与精髓,临汾经济开发区把开发区与洪洞共建的甘亭工业园区作为转型综改试验的主战场,破冰趟路,大胆推进,不断在体制机制上破题出招,为“飞地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转型综改就是要以思想观念的解放、立说立行的实践、借鉴创新的互动,在事权范围内把自主性和创造性发挥到最大限度。在用地规划发生重大变革、工业用地完全缺失的困境下,临汾经济开发区与洪洞县本着“全面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创新共赢”的原则,异地联合共建了临汾市首个新型工业园区,着力打造“飞地经济”。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项目10余个,总投资约60亿元,成为全市转型跨越、先行发展新的产业聚集地和经济增长点。

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战略创新引领发展。在认真研究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临汾经济开发区瞄准高端产业和技术,进行全面布局。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初见效、五年上规模”的步骤,坚持“力求大而精,力避小而全”的原则,将甘亭工业园区划分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业深加工、生产性服务、高新技术”六大产业园区。根据这一规划,园区先期启动优势明显,远期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到2015年,总投资达到30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310万元,上缴利税45亿元,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

综改试验,体制机制创新是根本。体制活,则全盘活;机制优,则发展快。今年以来,临汾经济开发区运用“科技+制度”的手段,搭建起区、街道、社区三级互联互通、方便快捷、全程监察的“实体+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了区行政服务大厅一级平台的龙头作用、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二级平台的纽带作用、社区便民服务站三级平台的基础作用,推进了便民利民为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为加快推进项目落地,临汾经济开发区建立健全了企业优惠政策,针对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标准,投资密度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利税贡献多的项目,出台了二十余条优惠政策。与此同时,还完善了项目审批“一条龙”、“一站式”制度,形成了项目运营“全方位”和“经常化”服务体系。《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注明:投资额超过10亿元且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亩,土地出让金优惠50%;开发区及工业园内经省及省级以上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自认定之日起,前三年上缴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扶持企业,第四年至第五年留成部分50%扶持企业,用于项目发展……转型跨越,产业转型是关键。华翔美的精密制造项目,主要产品为空调冰箱压缩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泵阀管铸件等,已形成18万吨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13亿元;一期投资10亿元可实现年产大功率LED外延片50万片、芯片8亿只的飞虹纳米项目正在试产;总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玉柴)项目已经立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环保效用好是这些项目的共同特征。两年来,全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侯马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模式”已见雏形。

针对中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临汾经济开发区还开展“助保贷”业务,为小微企业开展信贷业务增加信誉。与此同时,开发区中小企业局还为区内企业提供为期一年、不超过1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一系列“推动金融业发展”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使中小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创新”为底色,临汾经济开发区转型综改的方向更加明确,破解资源型经济深层次矛盾的路径更加清晰,改革创新的动力也更加强劲……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