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转”出“双丰收”

2013-09-16 08:29: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眼下正是秋收繁忙时节,而翼城县里砦镇老官庄村的王电力却没有要下地秋收的意思。

“我家的耕地已经承包给奶牛公司了,我也是上班族——在奶牛公司给牛配饲料。”他高兴地说,“土地承包给奶牛公司以后,公司每年每亩地给我们农户260斤小麦,国家粮食直补款仍归自己所有;加上我在公司打工,每个月有2600块钱的工资,全家一年收入少说也有个四五万,比以前自己种地翻了两番。”如今,在老官庄村,像王电力这样从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土里“刨食”,到成为“多薪”的农民还有156户。他口中提到的奶牛公司则是里砦镇的龙头企业之一——富华养殖有限公司。

谈及土地流转,富华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上官继德深有感触:“如果不进行土地流转,就实现不了规模化养殖,更别谈发展壮大了。”土地流转盘活了土地,解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也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村民平等协商,富华养殖公司共流转1500亩土地,扩大了奶牛的养殖规模,现存栏荷斯坦奶牛1000余头,日产鲜奶10余吨。在大力发展奶牛养殖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养殖效益,不但成立了规模化的饲料种植基地,而且解决了富余劳动力100余人。

采访中,一辆辆满载玉米秸秆的拖拉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收购这些玉米秸秆,是为了加工青贮。说白了,就是给奶牛吃的‘草罐头’,到了冬春季节,这些‘草罐头’就成了奶牛的‘主食’。”上官继德介绍说,青贮饲草青绿多汁、营养物质损失少、可长期保存,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而且每亩秸秆能为农民增加300元经济收入,仅此一项就使周边农民增收达200余万元。

“往年这些玉米秸秆都是在回茬的时候焚烧处理。后来听说这儿收购秸秆,我就把邻居家的都收集起来运过来。”一名关姓拖拉机司机告诉记者,“仅靠运送玉米秸秆这项收入来说,一个月大概能挣三四千块钱。”金风细细,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在富华养殖公司流转来的300亩葡萄种植基地里,村民杨秀珍正忙着采摘葡萄。对于她来说,既是脚下这片土地的主人,又是葡萄种植基地的采摘工。

杨秀珍边忙活边对记者说:“我家的耕地就在这儿。以前自己种地,种子、化肥、浇地哪样都得操心,想要出来打工,还老得惦记着地里的农活。把地承包给奶牛公司以后,我们一家人都从耕地里‘解放’出来,也不用操那么多心了,每年公司都给小麦,出来打工也能多一份收入。”高远的碧蓝秋空下,玉米叶随着阵阵秋风摇曳,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本报记者 卞志强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