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 干实事 争一流

2013-09-19 09:47: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干部作风是一面旗帜,群众的眼睛盯着,发展的鼓点催着。只有把力量集中到基层,在一线接地气,找准破解难题的切入点、突破点干实事,才能真正凝聚合力争一流!”今年年初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乏力,党员干部士气不振,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的严峻形势,翼城县县委书记郭行杰指出:“转变作风是唯一出路”。此后半年多时间里,县委、县政府从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入手,从增加内生动力破题,从改变城乡环境着力,深入开展了一场以“接地气、干实事、争一流”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接地气 扎根一线解民忧

    元宵节刚过,翼城县农委扶贫办就邀请农业专家和果树专家,深入全县唯一贫困乡——浇底乡,为果农上了一堂春管技术课。专家们从土壤、气候、水肥等方面对果树当前管理要点进行了细致讲解,令果农受益匪浅。此后,他们又多次来到该乡,深入田间、果园,将实用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广大村民,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按照市委“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集中教育整顿活动要求,翼城县四套班子领导坚持“主干亲自抓、查找到一线、工作全覆盖”的原则,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进村入户,通过走访查找问题、推进工作,凝聚发展合力。
    “接地气、干实事、争一流”活动中,南唐乡从机关干部到大学生“村官”,人手一本民情日记,详细记载他们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为民干事的点点滴滴……像他们一样,从今年开始,该县大批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帮农民实现收入倍增,得到全县上下的高度认同。
    发改委、中小企业局、水利局、经信局等单位多次深入工作一线搞调研,倾尽全力解决实际困难。县水利局包联曹村发展了200亩苹果,由于水源不足,村民打药需要背着40公斤重的药箱在家里灌满水后再到地里。县水利局得知后,在饮水解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水泵,500米管子修到地头,并建起了10立方米的小型蓄水池一座,方便了果树喷药。

    干实事 立足岗位比作为

    今年年初,翼城县委、县政府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了2013年的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十件惠民实事以及重点预备项目。各级干部坚定科学发展的理念,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努力在具有“造血”功能的项目上求突破,这一理念成为项目建设的指导方针。为此,该县主要领导多次到北京、赴甘肃,千方百计破解工业发展瓶颈制约,与酒钢、阳煤、晋煤、太重、京能等大企业集团持续深入洽谈,达成翼钢项目联合共建初步方案、煤电化项目战略合作意向,与舜达、励鑫等企业就项目合作进行了对接,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打开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围绕工业多元化发展,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开展“助保贷”业务、指导帮助企业完善手续、搭建创业孵化平台等具体举措,为中小微企业项目建设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农业方面,瞄准农民收入倍增目标,该县连续出台了推进设施农业、发展苹果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三个涉农文件。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县新建、改建日光温室1000栋,新建拱棚13000栋,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6000亩。围绕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组织化、产业化“五化”水平,扶持林果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更加完善,以23个重点村和7个专业村为代表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更具活力,翼众、长汇、富华等11家企业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小型农田水利、农机装备提升、水库除险加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加紧实施,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基础。与此同时,有序推进16个重点村新农村建设和新一轮扶贫开发。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翼城的城建建设——建到哪里,规划到哪里,没有头绪,缺乏总体指导。从去年开始,该县按照“重规划”的要求,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同步推进,为翼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加大查处力度,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个别“城中村”违法乱占滥建行为得到初步遏制。立足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乡通达能力,该县加快了集中供气供热设施升级改造,城西防洪排水、垃圾处理、县城水源地建设、北环路、古北线、桥上高速连接线等工程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广泛动员,强措施、攻难点,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明显,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争一流 转变作风促发展

    作风要靠业绩来衡量、来检验。半年多时间里,该县领导尤其是党政班子成员,立足分管工作,在全市、全省对标;各级各部门在全市系统内部比,比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的多少,比承担项目建设的速度,比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县10个乡镇在乡镇之间互比互学,大家比工作干劲、比工作状态、比工作创新,比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比安全稳定、社会建设水平,在比较中找差距,学习别人好的做法,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工业是支撑翼城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确保全县经济运行整体平稳。各级各部门树立“为企业服务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经信、煤炭、商务、中小企业等部门,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包联对接服务,及时研究分析、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搭建好产、运、销衔接平台,为企业牵线搭桥,广泛开展产品促销活动,组织签订供货合同;强化工业上下游产业供需对接,指导帮助中小微企业积极应对市场需求不足、生产成本加大等各种困难和挑战,提振发展信心。 
    同时,监察、纠风部门严肃查处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和公路“三乱”行为,对阻碍和干扰企业生产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确保企业专心生产、安心经营。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是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该县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工作责任化的要求,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对年初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该县包联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按照已下达的进度目标要求,集中精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达效。经信、煤炭、中小企业、园区办等部门紧抓重大项目建设不懈怠,积极帮助企业联系订单,组织企业对内搞联合,对外共同开拓市场,与县外优势企业开展协作配套生产。各责任单位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和限时制,确保每个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盯。同时,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都把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广泛搭建招商平台,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争取引回大项目、好项目。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接地气、干实事、争一流”活动开展以来,人们欣喜地发现,党员干部不光基层“下访”蔚然成风,一系列从下基层中总结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正在固化为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持久发力。通讯员 李茁壮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