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对于大宁县政协一班人来说,却是全面履行职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三年;是团结社会各界、广泛凝聚力量的三年;是不断开拓进取、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年……这三年,他们严格按照大宁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林果富民”的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把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以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履行三项职能,发挥协调关系、聚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推动全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
大宁县政协常委会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重点,就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开展调研活动。
三年来,他们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水资源利用、电力运行、医疗卫生、青少年成长、餐饮食品安全等重要课题,组织开展了10次调研活动,形成专项调研报告10份,许多关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民生的建议,纳入了全县的重点工程项目、重要办理事项,取得了显著实效。其中《关于全县餐饮食品安全情况的调研报告》被市政协三届八次常委会作为全市经验交流材料;《关于山庄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了山庄村在主导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关于对全县医疗卫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发挥优势 强基固本
近年来,大宁县政协为丰富政协工作内容,增强政协工作活力,严格按照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充分运用政协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监督评议等形式,进行了积极大胆地探索和实践。
提案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县政协常委会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三年来共征集各界别委员提案252件,立案228件,已全部办复完毕,办复率达100%,委员提案建议采纳率达80%。确定重点提案10件,其中主席重点督办提案6件,委员提案的办理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参政议政工作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县政协常委会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上突出了“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定一名副主席专门抓、专委会具体抓、办公室配合抓的办法,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责任分解到人,量化考核到委员。二是强化业务培训辅导。分批次、分阶段、分界别专题培训,并充分利用发放学习资料、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穿插辅导。三是强化机制建设。健全完善了委员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考核办法。四是强化与兄弟县、市政协的联系,交流经验。三年来年共收到委员社情民意稿件173条(篇),整理上报64条(篇),其中一篇被《山西政协报》刊登。
在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他们选拔推荐了部分政协委员担任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政风行风监督员,先后参与了全县二十多个单位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提出了不少有见解的意见和建议,对改进部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积极开展系列帮扶活动,为民排忧解难。一是组织医卫界委员开展了“下乡义诊”活动,为当地百姓义诊5000余人次,免费发放医疗药品价值8000余元;二是利用重要节日,组织政协机关干部带上慰问金、白面、食用油等,开展访贫问寒、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深入到贫困山村,对贫困户、退伍老军人、县政协历届退下来的老同志等,进行了走访慰问,表达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三是开展包联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多次组织政协机关干部深入山庄村,与困难群众结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帮助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受到群众的欢迎。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大宁县政协常委会坚持把加强学习规范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在发展中健全、在开拓中创新,不断提升委员的整体素质,为有效履职提供坚实保障。
他们适时利用中心组、常委会、座谈会、培训会、学习实践活动、机关学习等形式,经常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常委会组成人员、全体委员、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中央、省、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市委、县委全会精神等,提高了大家的理论素养,增强了履职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年来,大宁县政协常委会带领全体政协委员不辱使命,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树立了基层政协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