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城市建设侧记

2013-10-16 08:19: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来,许多到过浮山的外地人都说,县城变得更美、更亮、更干净了,有了城市品位。不但外地人有这种感觉,就连长期居住的浮山人,也明显感觉到县城这几年的环境变化真是日新月异。

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我们又多了一处健身的地方,你看现在我们的队伍有三百多人了……浮山县城建设的是越来越好了。”正在文体广场跳健身舞的张文秀老人见到笔者时一脸喜气地描述着浮山县城的新变化。投资7000余万元新建的文体中心包含文体广场、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完善的功能、大气的构造、靓丽的外形使文体中心成为了浮山县城的地标建筑。

几个月前还是坑洼不平的城区天坛路,如今也焕然一新,平坦开阔的沥青路面、宽敞的大理石人行道、规划有序的停车位,以前如蜘蛛网般的电线、通讯线路也都 规划埋入了地下,重要路口还安装了计时红绿灯……一座不断聚集人气的城市正在崛起。

近年来,浮山县坚持“大县城”的发展思路,以重点项目带动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许多关乎民生的大项目在浮山生根发芽。新建的文体中心、师范幼儿园、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廉租房项目让百姓切实体会到了城市的发展;完工的天坛路改造工程,改造中的财政局巷、粮食局巷,建设中的商贸一条街、规划中的神山步行街让百姓感受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覆盖县城的供暖管网、不断推进的城市供气、高标准的公共厕所为群众生活带来了舒适和方便。

现在浮山县正在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着力打造临汾市的后花园。张庄乡生态旅游和尧山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未来居民的生活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废处理科学有序

走在浮山县城大街上,每走几百米的路程在街道上就能看到一些环卫工人推着三轮垃圾车认真地清扫,有了他们的付出街道上变得干净整洁。

为了给居民创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环境,县委、县政府在环境整治上大做文章。

在垃圾处理上,许多城市还在实施垃圾填埋和焚烧时,浮山县就已科学规划,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从2009年起逐步投入5000万元建成了全省领先的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采用离心式垃圾分拣机,把生活垃圾分拣为塑料、金属、玻璃、纸片、有机营养土,让垃圾变废为宝。现在设备能满足县城及所属9个乡镇的所有生活垃圾的处理任务。今年还将投入1700万元,建成塑料粒料化加工车间和制砖工厂等深加工项目。

在污水处理上,浮山县新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一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一级A类排放标准,目前已投入使用。今年,浮山县还计划投资936万元实施县城污水管网扩建工程,现在工程正在有序建设中。

“没通大暖前,各家各户都烧着自家的土暖,一到冬天是乌烟瘴气,现在大暖一通,空气质量好多了。”用了一年大暖的张大爷感叹道,“大暖收费也不高,还省了烧暖气的麻烦,真是好呀。”今年,浮山县将在去年投资4080万元建设集中供热工程、投资2300万元建设集中供气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供热、供气工程推进力度,使供热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供气实现县城用户全覆盖。

三城联创适时发力

“以前,一到晚上,凤凰台边上的夜市和烧烤摊点上是浓烟弥漫,周边群众是苦不堪言,自从‘三城联创’活动开展以来,夜市摊点也不见了,‘脏乱差’得到了整治。”在附近居住的退休了的王大爷对开展“三城联创”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当前,浮山县正在大力开展的“三城联创”活动,既创建市级文明和谐县城、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县城。重点实施集贸市场整治、街容市貌净化、交通秩序规范、绿化美化提质、市政设施利民、“双违”查处碰硬、文明素质提升七大工程。

“三城联创”是浮山立足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的适时之举,是提升地方形象,优化发展环境,为广大群众创造了文明、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的有力举措。

“以前浮山街上的车是乱停乱放,现在政府给我们规划好了停车位,并标明停车方向,我们的车放上去放心、看着也顺眼”,“我们城中村也有保洁员了,每天清理的是干干净净的”,“现在司机也不闯红灯了,文明素质确实提高了”……一系列组合拳正让这座城市悄然发生着变化。

环境是一个地方的“脸面”,更是展示形象的“窗口”。一个地方的环境越美、形象越好,就越能集聚人气,吸引财气,提升商气。

商铺秩序井然、街道整洁畅通、璀璨夺目的夜景,浮山县城将会变得更加舒适美丽,我们的生活会更好!群众面对日益优美的城市面貌纷纷发出由衷的感叹。

通讯员 高生芳 卫琦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