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段小婷)从产业转型到项目建设、从招商引资到环境优化、从城乡统筹到生态文明建设、从和谐创建到民生改善……全省开展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以来,洪洞县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新路,扎实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工作,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华丽转身”。
省、市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推进会议召开以后,洪洞县根据会议精神,明确了未来3年的转型综改工作思路,并着力在2013年重点实施“2811”重大任务,即全力深化创新“五规合一”规划统筹协调机制和加快推进用地制度改革两项重大改革;全面推进“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持续深化“六城同创”活动、加快煤矿基本建设、推进焦化产业整合改造和产能提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现代农业等八个重大事项,实施汾河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工程二期、甘亭“两区同建”、广胜寺景区拓展改造、滨河东路南延和山焦60万吨甲醇制烯烃等10个重大项目;力争在“五规合一”规划统筹协调机制这一课题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以“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为龙头,洪洞县把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群众就业、生态保护等多项规划合并起来,统筹考虑、统筹实施。在“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中,率先开展“五规合一”试点,在全力抓好汾河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滨河东路南延两项“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基础性框架工程的同时,以打造“沿汾崛起、两翼齐飞”的产业发展格局为目标,在南北长48公里、东西宽20公里的区域内,规划实施了12个园区,包括甘亭现代农业转型综改示范园、大槐树农业生态园、历山农业观光园3个农业园区;洪洞煤焦化深加工园、甘亭产业转移示范园、辛村新型建材工业园等4个工业园区;大槐树、广胜寺2个旅游景区;洪洞能源物流园、华北新型建材物流园2个物流园区和1个滨河新区。目前,各个园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工业经济方面,过去以传统煤焦为主的洪洞煤焦化,现在正朝着深加工园区精细化目标迈进。甘亭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辛村新型建材园区、秦壁高新技术园区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发;农业发展方面,该县秉承坚持“一条主线、两个依托、三大产业”的“123”发展思路,即以稳粮促增收为主线,以“大槐树农业生态园区”和“历山农业观光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设施蔬菜、池栽莲藕三大产业;全县的三产发展突出以大景区建设带动大旅游兴起。
西至赵城工业园循环线、北至北环街、东至霍山山脚、南至洪广线及涧河北岸,规划面积4.88平方公里的广胜寺景区拓展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该县立足实际,统筹兼顾,从四个方面全面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一是先行先试,在产业转型和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坚持以煤为基,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非资源类产业。坚持重点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六位一体”统筹推进,实施结构调整、民生固本、惠民实事等5大类105项重点工程项目,为产业转型提供支撑。二是敢行敢试,在招商引资和环境优化上求突破。深入推行“三个三分之一”招商工作法,主动承接环渤海经济圈,走出去推介,请进来对接,引深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交流互动,在产业转移、城市建设、商贸物流等方面,全方位开放、多层次协作;全力优化发展环境,逐步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六城同创”活动,打造优美硬环境;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软环境。三是快行快试,在城乡统筹和生态建设上求突破。
在城乡统筹上,扩大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加大滨河新区和城中村的开发改造力度,全力推进城镇化发展;在生态建设上,扎实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四是真行真试,在和谐创建和民生改善上求突破。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县、乡、村三级工作平台,推行城乡社区“网络化”管理;深化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