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晓璐 吴伟)今年以来,襄汾县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全力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工程、乡村医疗服务提质工程、农业强基工程、饮水安全工程、城市综合整治工程、就业创业援助工程”六大惠民工程,取得了明显实效。
襄汾县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工程基本理顺了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辅助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今年该县新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3所,共投资291万元;对符合布局规划,条件达标的幼儿园和对整改达标的民办学校办理办学许可证,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61所无证民办幼儿园予以了取缔。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幼儿园15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19所,民办幼儿园33所;全县在园幼儿1359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6%。
乡村医疗服务提质工程改善了农村百姓就医难、难就医的问题。今年,全县参合人数达406935人,参合率为99.41%;县财政补助全部到位,人均筹资标准由340元提高到390元;为基层配备专用电脑,完善落实了基本药物制度,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网上集中采购;落实了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县政府为退养村医每人每月给予50元的补助,2014年补助159人,补助资金9.42万元,在岗348名乡村医生全部享受每年360元新农保补助。
农业强基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水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部按时序进度推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6个行政村,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0.95万亩,总投资1319.4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2%以上。创新农业耕种模式工作上,完成机耕作业面积93万亩、机播玉米49.5万亩、小麦机收面积62.3万亩,争取了国家和省、市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300余万元,扶持了1100名农机户购置1120台件农机具的补贴任务;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完成玉米免耕播种面积3万亩;落实种粮直补工作上,实行粮食直补“一卡通”,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78820671.3元。
饮水安全工程让农村百姓喝上了放心水。该县实施完成了供水工程南西城、沙女、敬村、南贾中学、赵康初中5处供水工程,涉及人口2103人,学校师生1030人,工程总投资138万元。截至目前,赵康初中、南贾中学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敬村供水工程已投入使用,南西城、沙女供水工程土建项目即将开工;启动了自来水提质改造工程,总投资151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完工后日处理能力可达7200立方米,日供水能力可达10000立方米。二期工程日处理能力可达10800立方米,日供水能力可达15000立方米。
城市综合整治工程取得了长足进展。该县进一步规范了县城公交和出租车运营秩序,重点对新建路、南大街、丁村路等主要路段的停车位进行了规划设置,重新施划了道路标线,并在中心广场等人流集聚地设置了临时停车场,整治占道经营200余处,有效的规范了城市交通秩序;开展了市政设施专项整治活动,对县城东大街、南大街、三跨桥等主要路段路面坑槽进行集中修补,对县城各路段损坏的下水井盖、井筚及中心广场损坏的高杆灯、花池边、地面、台阶进行了更换、维修;加强了市容市貌清理整顿,加大了清扫保洁力度,引深垃圾不落地管理,加强临街施工工地监管,以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主次干道为重点,对死角垃圾和陈年积存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
就业创业援助工程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该县出台了《关于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和鼓励微小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的实施意见》,定期召开专场招聘会,长期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大胆探索公益性岗位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使用“一体化”,建立完善了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实名制登记和人事代理业务,为企业招聘和校园招聘作了大量铺垫。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