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重点商务指标名列全省前茅

2018-03-06 09:08: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柴云祥) 进出口总额完成1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48%,完成全年任务的134%,增幅名列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3亿元,增长7.2%,增幅全省排名第三……去年以来,市商务局紧紧围绕全市转型发展大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关注热点、抓好重点、破除难点、打造亮点,各项商务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已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取得新突破。以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为目标,建立1000万元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引导资金,积极开展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招商洽谈活动,先后组织参与北京招商推介会、临汾开发区冬储行动招商活动、尧都区杭州大型招商会、侯马开发区“临汾市创新开放东融工程(天津)启动仪式”、创新开发区发展(广州)招商引资推介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引进了一批产业转移项目。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大宁县引进了石家庄鸿锐集团年产40亿只一次性防护手套产业项目,为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创新了路子。

  电子商务进农村取得新实效。去年是我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大推进、大发展、大收获的一年,市商务局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了“山西好网货大赛”,有4款临汾特色产品荣膺“十佳山西好网货”荣誉称号,评选出了“十佳临汾好网货”,大大提升了“山西好网货”和临汾市域电商影响力,激发了“山西好网货”品牌建设与临汾农村电子商务的活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电商扶贫工作。举办了3期深度贫困地区电商精准扶贫与品牌专题培训班,营造了良好的电商发展氛围,电商发展展现出了蓬勃生机。汾西、隰县被商务部确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示范县,各争取到电商专项资金2000万元,我市电商示范县数量达到3个,壮大了示范县队伍,增强了电商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宁、永和等深度贫困地区中央帮扶机关及帮扶干部的推动引领下电商工作扎实开展,电商扶贫稳步推进。京东商城临汾特色馆上线运营。特别是隰县从自身产业优势的实际出发,抢占先机,以“玉露香”梨为突破口,积极打造“隰有好梨”互联网区域公共品牌,通过持续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隰县模式”,在山西乃至全国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

  全市商贸流通质量提升到新水平。市商务局不断创新内贸流通工作,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培育和推广临汾优质特色品牌,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组织我市品牌企业“走出去”,先后组织20多家企业参加了山西品牌中华行(铁路站车行)、山西品牌中华行(合肥站)、黄河金三角第五届特色商品博览会等活动;构建环城商贸圈建设,积极服务商贸企业发展壮大,生龙国际、新百汇、五洲国际广场、明珠金港等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提升了我市商贸服务业档次和水平;提升我市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支持兴荣物流等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数据平台、建设物流园区、提高运输效率,推动临汾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推动餐饮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餐饮行业品牌振兴战略,鼓励支持成立了名厨协会,推动“抱团”发展,于2017年12月下旬举办了临汾名厨、名店表彰会,大力挖掘整合临汾特色地方菜系,打造餐饮名店,培育临汾餐饮品牌;加强商务综合执法,改善消费环境。双打工作成效显著,酒类市场、成品油市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专项整治持续深入,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新成果。市商务局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对外贸易实现又好又快增长,开放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推进外贸发展提质转型,进一步增强外贸主体竞争力,对华翔集团、华德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重点帮扶,确保骨干企业出口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扩展贸易市场,加强与东盟、北美洲、欧洲等国家的投资交流合作,组织企业参加了山西品牌丝路行印度尼西亚站活动,促进了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文交流、经贸往来和产能合作;消灭我市外贸空白县,通过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引进经营人才、找准出口商品、搭建外销平台等帮扶措施,2017年霍州市、汾西县、安泽县都实现了外贸出口零的突破,是我市消灭空白县最多的一年;以侯马开发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依托,形成了以大宗商品B2B电子商务为重点,网络零售电商、跨境电商、配套服务兼顾的多业态发展格局,侯马开发区成为省商务厅认定的四个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其中之一;成功开行了临汾-慕尼黑、临汾-波兰马拉舍维奇等4趟“中欧班列”,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省第一,开行了临汾-天津-广东等地的“五定班列”,为我市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快捷通道。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