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岳普煜
对生态环境治理攻坚采访活动作出批示
3月12日,临汾日报社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了生态环境治理攻坚采访团出征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岳普煜对本次活动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全文如下:
在全市上下奋力推进环保攻坚的关键时刻,临汾日报社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组织的生态环境治理攻坚专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了。希望采访团抓住当前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重大契机,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攻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及时发现、总结、宣传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的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以创新性举措推进环境治理;要围绕严格监管执法,大胆曝光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弘扬正气、鞭策落后;要聚焦环保责任落实,鼓励各级干部在生态环境治理攻坚中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凝聚起推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临汾的强大正能量,推动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坚持治标治本并重,更高层次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强力推进“八大工程”,扎实开展大气专项行动,积极实施水土污染防治等,使我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我市“秋冬防”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为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服务全市环保大局,鼓舞基层干群士气,营造生态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同时也起到交流经验,鞭策鼓励的作用,打赢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临汾日报社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开办了《生态环境治理攻坚专刊》,并举行了生态环境治理攻坚采访团出征仪式。
这次生态环境治理攻坚采访活动,是临汾日报社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中,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起的一次环保攻坚“秋冬防”冲刺再动员,也是媒体人贯彻宣传思想战线,增加“四力”教育实践的一次大练兵。
采访团成员表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扬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出一大批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情怀的作品,为前方将士擂鼓助威,为生态环境治理摇旗呐喊。不负领导厚望,不负人民重托,坚决打赢这场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
致生态环境治理攻坚采访团的一封信
欣闻临汾日报社、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组织生态环境治理攻坚采访活动,这充分体现了我市主流媒体参与环保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全市环保工作必将是一个有力地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我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但最为关键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就是转型的“高山”、环保的“长坎”。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环保与转型的辨证关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特别是当前,我市已进入“秋冬防”工作的冲刺阶段,生态环境治理的任务非常繁重,迫切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要结合我市近年来的生态治理实践,进一步坚定污染能治、污染可治、污染必治的信心和决心,坚决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
《临汾日报》作为全市舆论宣传的主阵地,长期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你们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在新媒体融合中出现了很多亮点和看点,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发挥了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应该为你们点赞。
这次采访活动作为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全社会高度关注。采访团的同志们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正确导向要求贯穿到采访的各环节、全过程。要深入一线,深挖典型,坚持发扬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环保攻坚一线,发现工作闪光点,挖掘基层好典型,为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营造强大声势。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切实加强舆论监督,加大环境违法曝光力度,勇于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推动我市生态环境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宣传环保,宣讲政策,在抓好采访工作的同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我市环保形势,宣讲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唤起全市人民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凝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最后,祝同志们工作顺利!祝采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19年3月12日
我市全力冲刺“秋冬防”攻坚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岳普煜在环保一线调研。 闫锐鹏 摄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在企业就环保工作现场办公。 苏亚兵 摄
临汾新闻网讯 “两山夹一川”的特殊地形、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气候异常、传统的散煤采暖方式、偏重的产业结构及不合理的产业布局等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叠加,令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充溢着太多变数。2018年至2019年秋冬季的前三个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市区重污染天数仅6天,比2016年同期的41天减少35天,比2017年同期的11天减少5天,应该说,这是个不错的成绩单。但从2019年1月开始,形势急转直下,气象条件变得极为不利,重污染天气的接踵而至,将之前的成绩抹杀得一干二净。
虽然1月份以来,全国很多地方都是雾霾天气不断,但临汾的形势更为严峻。
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为了能够完成国家下达的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唯有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2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决定从即日起至3月底,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科学治污精准施策,坚决打好“秋冬防”的最后一仗。
错峰停限产管控力度,加大再加大。我市把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工地差异化错峰停限产作为消减污染物排放峰值的重要举措,2月21日起,对钢铁、焦化、铸造、化工医药、火电、建材企业6大重点行业和建筑工地,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采取分类管控措施,提前实施错峰停限产补偿措施,以错峰减排有效抵消居民采暖增加的污染排放总量。特别是3月1日起,随着天气逐渐变暖,众多涉及供热的重点工业企业进一步加大限产力度,焦化企业延长结焦时间、钢铁企业部分高炉停产、水泥企业部分停产……
与此同时,加强对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错峰运输的管控,尽可能减少柴油货车进出造成的扬尘污染。
治理散煤和扬尘污染,减排再减排。开展劣质散煤清缴行动,全面清缴劣质散煤。对“禁煤区”内已实现清洁取暖户燃煤进行清理。对“禁燃区”储存使用劣质散煤行为及时制止、及时清零,同时采取逐步替换的方式,加强清洁煤供应,确保群众使用清洁煤。截至目前,累计清缴劣质散煤1.2万吨,拆除燃煤设施6万台。“禁煤区”387个行政村(社区)、26.5万户,“禁燃区”551个行政村(社区)、13.5万户,实现了劣质散煤全面清零。同时,强化源头控制,充分发挥联合执法检查站和县、乡、村三级巡查队伍作用,累计查获贩卖劣质散煤行为48次,查扣劣质散煤163吨,杜绝了劣质散煤流入市场。
开展扬尘污染管控专项行动。3月1日起,在市区及各县城建成区范围内集中开展包括城市大清洗、裸土大治理、工地大排查的城市大清洁专项行动。3月2日,尧都区率先开展大清洁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出动3357人,清洗庭院、小区、工地、企业、门店面积1001571平方米,道路清洗258000平方米、硬化6710平方米、修复710平方米,清洗公共设施1300处,清理垃圾576.03吨,对裸露地面密网覆盖82940平方米、绿化600平方米,物料堆场清理12980平方米、密网覆盖17880平方米。
监督检查层层递进,强化再强化。在常态巡查的基础上,又组织了五个层次的监督检查,压实基层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一是市领导带队的突击检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岳普煜,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副市长潘海燕等领导分别多次带队深入一线开展实地检查;二是由正县级干部带队的6个市委环保重点工作督查组,对尧都区、洪洞县、襄汾县等6个平川县(市、区)开展持续督查;三是市环保、经信、住建、交通、公安、交警、食药监7部门班子成员带队,成立7个联合执法组,对7个平川县(市、区)开展重污染应对督查;四是对焦化、钢铁、火电、水泥等重点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全天监督;五是与供电部门紧密协作,成立三个检查组,一组通过用电量、在线监测数据、生产量的核查,每天分析,每天研判,形成问题报告二组;二组根据一组提供的异常生产企业名单进行现场核查处理;三组对二组查证落实的问题进行交办督促整改。
通过高密度的检查,对所发现的问题能立整立改的马上责令整改,需要转办督办的全部录入台账,从严处理并督促整改。
严格执法严肃问责,重罚再重罚。腊月廿八(2月2日),集中约谈了全市39家钢铁、焦化、火电企业负责人,组织签订了春节空气质量保证承诺书。春节期间,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保障空气质量环境执法检查行动,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立案查处,高限处罚。同时,强化监控执法工作,2月14日下发通知,对企业超标排放行为实行一日一立案,一日一处罚。此后,企业的在线数据超标行为大大减少。2月份,全市共立案65起,罚款1500万余元,查封扣押15起,限产停产3起,移送行政拘留1起。
科技治污、精准治污,升级再升级。2月27日起,在生态环境部“一市一策”专家组支持配合下,开展监察、监控、监测“三监联动”专项执法行动,对焦化、钢铁企业排放情况逐一进行专业排查,集中会诊,尽最大可能减少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一市一策”专家组还深入尧都区、襄汾县、侯马市、曲沃县、洪洞县等沿汾6县重点区域就散煤、扬尘、餐饮油烟等问题进行调研和测试,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及时整改。
同时,“一市一策”专家组还开展了一系列既抓眼前又重长远的系统研究——开展源解析工作;组织召开临汾市秋冬季重污染研判分析会,完善重污染应急会商机制;借鉴北京市平谷区开展扬尘污染管控经验,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扬尘治理水平提供借鉴。
深入推进八大工程,提升再提升。3月4日,召开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大会,确定2019年思路目标及工作重点。在产业结构优化上,严格“两高”行业管控,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推进重点行业深度减排,强化工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在能源结构优化上,深入推进清洁取暖,持续开展锅炉整治,加大散煤管控力度;在运输结构优化上,积极推进清洁运输,加快推进车结构升级,加强车用油品监管,强化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在城乡环境整治上,加大扬尘源头治理力度,严格建筑工地管理,加强生活源管控力度;在水体环境提标上,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规范和完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加快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在土壤安全保障上,加强土壤风险管控,全面推进固体废物整治,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发电厂建设;在矿山生态治理上,加快推进矿山生态治理修复;在治污能力建设上,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提升科学监管水平,强化科技支撑。
“冬防”收官战鼓响,狭路相逢勇者胜。全市上下将继续发扬攻坚精神,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坚决打好“秋冬防”攻坚这场硬仗,持续推动我市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
记者 王小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