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市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城市见闻

2013-11-15 08:19: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走进霍州,人们无不为这座城市的美丽嬗变而感叹。

高楼林立,公园雅致,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蓬勃有力;作风改进,民生改善,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几年来,霍州市连续获取全国科普示范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绿色名市、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市、省级卫生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先进市、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城市工作先进市等20余项荣誉称号,使这座年轻的城市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创优环境,让城市更美丽

每到晚上,霍州中镇文化广场便热闹起来,在音乐喷泉的四周,人们尽情娱乐,有的跳舞、有的练拳、有的聊天。正在锻炼身体的李阿姨说:“这几年空气好了,活动场所有了,早上来打打太极拳,晚上来跳跳舞,全身都是舒服的。”作为曾经的资源型城市,前多年,霍州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碧水蓝天,曾是霍州人的奢望。2008年以来,霍州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出重拳、下猛药,先后取缔了200多家工艺落后的焦化洗煤等土小企业,实施造林绿化8大工程,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加到38%,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二级以上天数连续三年稳定在330天以上。

瞄准“宜居城市”这个目标,按照“旧城古韵、新区现代”的城市规划格局,霍州市着力构筑老城区、霍东新区、河西工业园区、城东高新技术园区和大西高铁霍州车站区“五大板块”,实现城市环境、功能、形象、品位“四大提升”。新建了中镇文化广场和永和生态公园,结束了霍州建市20年没有综合文化广场和生态休闲公园的历史。霍东大道将城市骨架骤然拉大,永康路、东环路、南涧河大桥等路桥工程的实施,使得城市血脉更加畅通。城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以及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天然气扩户等工程的实施,让霍州城市品位得到了质的飞跃。

转型跨越,民生为先。霍州市长崔山原说:“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连年占到财政总支出的65%以上。”

繁荣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文化是城市文明进步的灵魂。近年来,霍州在文化事业建设上连连发力、亮点频频。

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完善,市、乡、村三级文化阵地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市区建设了中镇文化广场、主题文化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在乡镇社区建设了综合文化服务站,199个行政村均实现了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读书看报、健身锻炼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文化宣传栏、宣传牌在街道社区、广场公园随处可见,丰富的科普知识、形象生动的宣传漫画传递着霍州人乐观、向上、豁达的生活态度。持续深入的文明交通工程、城乡环境整治、沿街门店牌匾规范等一系列举措,更让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一年一度的春节、元宵节街头文艺汇演,红红火火;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队伍常年扎根基层;连续3年,在中镇文化广场举办了30余场大型消夏文艺活动,精彩纷呈,唱响主旋律,牵动人心。“以文化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力发挥了寓教于乐、教化民风的作用。”霍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晓君深有感触地说。

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强文化软实力。霍州把文化产业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接替产业和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七里峪、霍州署”两张文化旅游王牌。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中镇霍山·华夏州署”文化旅游月,今年国庆节前后,锣鼓大赛、摄影展、霍山文化研究会、百名画家画霍州、《圣谕广训》历史剧展演等文化活动接连上演,更加释放出浓郁的文化魅力。

弘扬善美,让社会更和谐

霍州市委书记陈纲说,为了让城市更美丽、人民更幸福,霍州市已从保证全市人民“有饭吃、有医看、有学上、有事干、有人管”的“五有”承诺,提升到“吃好饭、看好医、上好学、就好业、居好家”的“五好”目标。

从2009年开始,霍州市连续5年召开全市爱心助学大会,累计筹款10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9000余名。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得好学、上得完学,政府出台了困难家庭救助办法,社会各界建立了爱心助学基金。每次助学大会,从市领导到企业家到普通群众,无不慷慨解囊,奉献爱心。

“她身受乳腺癌折磨,却惦记别人的难与苦,她帮助同事,资助朋友,甚至是毫不相识、在马路上被摩托车撞倒的老大娘……”霍州地税局干部李亭锐乐于助人、坚强善良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个霍州人。去年以来,霍州树立了十大道德模范,干部群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见贤思齐,大爱向善,自觉参与爱心捐助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有力地传递着正能量。

文明殡葬是霍州文明创建的一大亮点。为革除沿街搭灵棚、唱大戏、绕城送灵等殡葬陋习,今年5月份以来,霍州市纪检委出台规定,市文明委发出倡议,相关部门在郊区规划建设殡仪馆,各社区乡镇划定固定吊唁场所,各单位、社区、农村均成立了殡葬理事会,对殡葬活动进行规范、改革和监督,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党员群众遵守规定,使百年陋习一朝革除。

与此同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全面开花。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分别牵头,在全市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我们都是霍州人”主题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举办了“霍州情、中国梦”演讲大赛和“乡村情、霍州梦”征文大赛;在中小学开展《弟子规》系列讲座和“我为国旗添光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万人签名”等活动,创建活动深入人心,文明风尚已然形成。

为匡扶风气,凝聚正能量,更好地服务群众,今年9月份以来,霍州市在全市所有党政事业单位强力推行了“12388”工作法,建立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法制、一次性告知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等系列制度,营造敢于负责、勇挑重担的良好氛围,做到了问题不上交、困难不下转、矛盾不乱推。刚毕业的大学生周扬高兴地说:“一张小小的‘12388’服务卡,让我马上就知道了人事代理手续该咋办,不用找熟人、不用看脸色,办理速度挺快。”霍州市始终重视信访工作,实行了市级领导包联信访案件制度、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在临汾市首家建立了市、乡、村三级网络和市信访服务中心,在全省首家开通了信访热线和电子信箱,5年来,有效化解上千件信访疑难案件,切实做到了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民创建,文明内化,使霍州市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

凝聚正能量,弘扬新风尚。30万霍州儿女以“团结奉献、敢于担当、实干践诺、拼搏争先”的新霍州精神为支撑,凝心聚力,人城共进,建设着幸福美丽、文明和谐的新家园。

山西日报记者 李宏伟 通讯员 朱文平 张军华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