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 一个国定资源枯竭城市,如何加快城市转型、构建幸福民生?入冬时节,走进霍州项目建设工地,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50亿非煤产业项目正加紧调试生产,天然气调峰储气项目正在做投产前的各项工作,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园区高标准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实施……该市广大干部群众正上下齐心,以饱满的激情力克资源枯竭难题,调结构、治环境、惠民生、树风气,全市上下呈现出火热的建设激情。
今年以来,霍州市紧紧围绕“巩固临汾领先位置,进军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以工业转型、农业调优、城市提质、三产兴商、民生改善为突破口,实施四套班子“包项目、包进度、包质量、包安全、包信访”五包责任制。该市总投资211.3亿元,涉及工业、农业、旅游、城建、交通、生态、民生等领域的117项重点工程齐头并进,成为助推霍州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工业转型攀新高。该市高标准、大手笔建设新产业聚集区霍东新型工业园区、河西循环工业园区、城北煤化工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投资5.8亿元的天然气调峰储气项目正在火热进行中,办公楼主体完工,储气罐、消防水池等工程已进入尾声阶段。
农业调优强根基。该市加大特色经济林、无公害蔬菜、规模养殖三大基地的推进力度,大力扶持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壮瀚养殖、东城玮丰养殖、三教小杂粮基地等项目。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已建成日光温室360棚,高标准示范日光温室11栋,10万只现代化肉种鸡场一座,服务设施、1382平方米智能育苗中心等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综合服务中心和生态饭店建设即将完工并投入使用,一座集蔬菜、花卉、养殖及特色种植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性示范园区在霍州大地崛起。
城市提质大发展。紧紧抓住城市提质这一重点,实现环境、功能、形象、品位“四大提升”。城市改造大刀阔斧:东关城中村改造一期进展顺利,二期已完成126处院、134户的拆迁,同时启动了新建南路及南涧河桥建设,今年再打通一条贯穿南北的城市主干道,建成横跨南涧河的第二座大桥,融通大街、锦和小区、中镇国际花园等工程进展顺利。生态建设步伐坚定:永和生态公园完成采摘园扩栽160亩和绿化、亮化。天然气扩户工程强力推进,累计完成置换户13900户、新建1893户,彻底解决居民生活造成的煤烟污染。
“三产”兴商助腾飞。在培育壮大“三产”上,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主打中镇霍山、华夏州署两张旅游王牌。完成了霍州署一期保护修缮,建设了廉政文化馆。投资14亿元梯次开发七里峪自然风景区,去年以来,完成了山门牌坊、中镇门、镇山广场、镇山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景点建设。今年又签约了浙江文化创意园项目和陶唐峪景区开发项目。同时,金东九都汇星级酒店、联源物流园区等“三产”项目也正在抓紧落实项目用地,力争早日动工。为有力促进转型,优化产业,该市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远赴深圳、杭州招商,与10余家国内知名大型企业集团签订了投资额达68亿元,涉及文化旅游、民生改善、城建卫生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同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华霍氏文化研讨会,加强了与沿海城市及港澳地区的对接洽谈,签订了2亿元的合作项目,一系列绿色新型产业为霍州经济的转型积蓄了强大的势能。
民生改善促和谐。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强力实施民生工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一期已与去年投入使用,可覆盖200万平方米的热用户,职教中心完成教学楼主体;实验中学东校区、白龙和退沙中心幼儿园前期建设全面完成。民兵训练基地,办公楼、训练楼主体完工,靶场、配套建设正在加紧步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室内装修,争取早日投入使用。持续加大对城乡“四类”困难家庭学生、农村80岁以上老人、贫困大学生的固定救助,进一步完善领导包联帮扶孤儿、集中供养、大病救助等制度,不断刷新补助标准。连续五年举办爱心助学大会,累计捐资1000余万元,救助困难学生9000余名。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参保比例,切实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配套,按进度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公租房、廉租房建设任务,老府堡城市棚户区两栋18层楼座主体完工,惠民馨苑经济适用房部分楼层正在封顶,确保全市弱势群体住有所居,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