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吕梁山南麓正迎来经济向好转机。这,与我市一项名为“西山五县农村公路改造”的工程密切相关。
位于我市西部、地处吕梁山南端的大宁、永和、吉县、隰县、汾西5个国定贫困县,长期以来,受地理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滞后的公路建设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交通,从来就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是如此。
今年初,改造西山5个贫困县农村公路,被列入2013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做好十件实事之一,也是交通扶贫开发重点。自启动那一刻起,这项工程就承载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期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高速引擎。
截至目前,在今年启动实施的11个公路改造项目中,共有5项完成路基工程,3项完成路面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其余路基工程,明年6月全面完工。
纵横路网铺就坦途
11月28日上午,无遮无拦的冬日阳光齐整整地铺在汾西县改造完成的柏油路上,道路一侧红白相间的警示杆对面,是一条新增的积流槽。
这条农村公路是汾西县乡道店头——涧底线,起点与省道桃临线相连,终点与县道涧对线相接。从汾西县地图来看,与之遥相呼应的,是路基工程基本完工的另一条乡道—— —佃坪——邢家要线。前者是该县北部地区通往省道的重要线路;后者是西、南部地区的主要出入通道。这两条 公路的改造完成,不仅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交通大循环,而且沟通起霍永高速连接线、省道与县道,形成环状放射型公路网络体系。
纵横路网的形成,对于包括汾西县在内的西山五县来说,无疑将打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地处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西山五县之所以经济发展落后,并非没有资源优势,而是由于公路落后、交通闭塞,资源优势难以形成经济优势。
以汾西县为例,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铝土、耐火粘土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师家沟等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县域内东西沟通、南北断档,导致境内出行不畅、境外交流不便,加之国、省道过境少,交通成为经济发展主要的“瓶颈”,改造农村公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公路,这个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承担着重要功能。
在我市西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改造项目中,今年共开工11项134.81公里,总投资2.3亿元。其中,吉县3项32.75公里,大宁2项29公里,隰县2项26.8公里,永和2项24公里,汾西2项22.6公里。
这一串串数据,是我市西山五县农村公路改造的一个缩影,背后蕴藏着农民致富增收的发展机遇。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农村公路改造将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县域交通网络体系,筑就起推进西山五县经济整体发展和农村百姓脱贫致富的驰骋坦途。
条条村道直通民心
11月29日中午,位于大宁县的宁大线公路穿村而过,路上行驶的车辆与漫步走过的行人,点染出几分悠闲自然的气韵。
宁大线是大宁县经太古乡通往吉县的一条县级公路,县城至李家垛洞口段是我市西山五县农村公路改造的范围,涉及该县4个乡镇16个村庄。目前,路基、路面工程已全面完成,剩余附属安保工程正在完成中。
在曲峨镇甘棠小学附近的班车停靠点,几位村民聚在一起聊天。今年52岁的甘棠村村民贺弓明告诉记者,这条公路曾于10年前修整过,但由于来往车辆较多,时间一长路面就出现了破损。随着破损面积逐渐增大,路况越来越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谈及公路改造后的感受,他憨厚一笑:“坐班车不颠了,去县城更方便了。”
平坦的农村公路在给村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今年63岁的房廷重是曲峨镇道教村党支部书记,他深知交通对于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性。在临近宁大线公路的道教村,不少村民借助国家政策靠种植西瓜走上了致富路。然而,由于路况较差,很少有客商愿意上门收瓜。每到西瓜成熟季节,瓜农只得自己将西瓜运出去,这无疑成为瓜农以减少收入为代价的间接支出。
目睹了此次公路改造全过程的房廷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下好了,公路修得结结实实,村民又能省一笔运输费、多一点收入了。”
致富路在脚下延伸
透过蓝得像刚刚染色的绸布般天空,早晨的阳光清冽而透明。车辆沿着已完成路基工程的隰县县道索车线向前行驶,攀越过九曲百折的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交错,宛如一幅水彩画,浓淡墨韵间呈现出大自然的独有气质。
索车线连接起两个县,隰县在这头,永和在那头。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这条公路可以作为欣赏美景的路程;但对于常年居住于此的村民来说,这条公路承载着他们致富增收的期许。尽管路面工程尚未实施,但仍在铺装水稳底基层的路段上,发出轰鸣声的压路机正一寸寸压平、压实这条通向希望的致富路。
如火如荼地建设场景,是我市加快农村公路改造的步伐。
数字显示,西山五县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共32项452公里,分3年完成。到2015年底,32个项目完工后,西山五县县道的优良路将达到682公里,乡道的优良路达到534公里。
曙光初露征程远。为了确保这项工程顺利实施,尤其是后两年项目有序推进,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的目标,市交通运输局于今年5月就提前启动了2014年项目的前期工作,8月底完成项目工可编制,目前正在进行勘测设计。
“当年开工当年完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注定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市交通运输局出台相关办法,指导项目管理单位各项工作,使项目步入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管理轨道。同时,对项目进行充分调研,对工程进行督查,督促项目单位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派出技术人员驻项目全程服务,及时解决施工中各种难题。
农民致富增收的希望,伴随着一条条延绵的农村公路不断向前延伸;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也在一个个项目进程的“加速度”中大力推进。一幅经济快速发展的画卷正在巍巍吕梁山南麓徐徐铺陈开来。
(记者 卞志强)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