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求精品 力臻完善保质量

2013-12-06 08:53: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当东方朝阳初升,第一缕阳光撒向尧都大地时,汾河岸畔的临汾新医院显得格外壮观。走进新医院,宽阔的医院中心前广场、和谐的自然景观、气势宏伟的门诊大楼映入眼帘,在设计独特、要求严格、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工程面前,连多年战斗在建设一线的建设者都为之惊叹。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保质保量

43岁的李文龙是省建筑总公司第二分公司总经理,3年多来,他与广大建设者们奋斗在我市新医院工程建设一线。省建筑总公司第二分公司负责施工新医院住院楼西段(A、B段)工程,总面积为24104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十层。如今,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在李文龙看来,新医院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是他从来不敢想的。

2010年6月,李文龙抽调至临汾新医院工程,还没站稳脚步,一个“下马威”就降临在每一个建设者的头上——连续两场大雨,使工人们已经挖好的基坑里被灌上将近1米深的水。为此,指挥部连夜召集各施工单位安排抽水。第二天一早,基坑里的水基本排完,丝毫没有影响到工程的进行。

工程开工以来,李文龙与同事们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从降水、基坑开挖一直到地基与基础的施工,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同时,公司智能小组对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进行专业指导,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确保设计尺寸的精准和观感质量。

为了建造精品工程,公司从质量体系上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把材料关,发现有工序不合格,坚决不进行下一道工序。同时,公司在工程质量上还坚持一票否决制。在一次对住院楼四层模板的验收时,质检员王效仙发现有一块模板的垂直度超过了5毫米,现场立刻要求重新校正模板,严格控制在3毫米以内,平放不大于2毫米,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我是一名建设者,为了人民的重托,理应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李文龙说,“医院是人民的,住院楼是每个人的家,建设的足迹要踏稳,绝不能有半点含糊。”

功能完善 布局科学 绿色节能

2010年开工伊始,新医院工程项目部便确立以绿色、环保施工为前提,以“确保汾水杯,争创鲁班奖”为创优目标,工程建设追求高效、低耗、环保,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有效结合,力争建造一座绿色、环保、标准化、现代化的“三甲”医院。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指挥部成立了绿色施工领导小组,工程设计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医疗通道采用自然采光天窗,墙体采用性能高的保温材料,幕墙和外窗采用LOW-E真空玻璃和断桥铝合金型材,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预热技术,电梯、空调采用变频技术。为避免医疗污水、医疗垃圾、放射性物质等废弃物污染环境,该项目专门设计了污水处理站、医疗垃圾储存转运站。

住院部是整个医院的重要部分。李文龙告诉记者,他们在病房的设计上简洁大方,病房中的卫生间出于人性化考虑,都是带斜角设计,防止碰撞;地面采用PVC塑胶地面,具有减震效果,防止走动时干扰病人;每一层的空调机房,墙面都做了隔音处理,外墙用了酚醛板保温材质,能达到A级防火的要求。“特别是楼道顶部的物流系统,可以从门诊部把药品等传输到每一层的护士站,大大减少了工作的繁琐,减少了来回取、换药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

“在新材料设备上,我们使用了断桥铝合金窗及LOW-E真空玻璃、太阳能预热系统、变频节能电梯、节能空调等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与设备。仅断桥铝合金窗及LOW-E真空玻璃相结合这一项技术,就将建筑物节能效果提高到50%以上。”李文龙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从地基施工中,公司还充分运用了地基处理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安装工程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建筑防水等建筑业新技术。

攻坚克难 不畏艰难 无私奉献

新医院工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过硬的质量,离不开建设者们的辛劳付出,这里浓缩着建设大军超乎常人的努力与奉献。

李文龙说,自施工以来,项目部所有人员便没有了节假日,尤其是作为项目部经理的他,更应该坚守在一线,常常为了解决一些细节问题讨论到深夜。在汛期遇到下雨,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3年多来,公司施工队、监理人员一起攻坚克难,不叫苦不喊累,直至主体工程全部封顶。

自从进入工地,李文龙一年内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父母生病,孩子参加高考……家中所有的事都是妻子一人忙前跑后。提起自己的妻子,李文龙的话语中稍显愧疚,但更多的是一种感恩,“多亏我有个贤惠的好媳妇,父母、孩子、家务就只能拜托她了。”

许多建设者与李文龙一样,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年与家人都是聚少离多。有的因为父母亲生病住院直到离世都没能陪伴走完最后一程;有的为了工程,结婚都在工地简简单单举行;还有妻子生孩子也未能陪在身边……他们知道,新医院关乎全市人民的健康,只有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才是对家人更好的回报。

(记者 赵亿平)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