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古县生产总值增幅11.8%

2014-02-21 08:17: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冉玲 张锋)2013年,古县不断创新思路,立足民生不放松,以项目建设助推转型跨越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完成,全年生产总值完成51.4亿元,增幅11.8%,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一年来,古县咬定转型不放松,抓住有利政策机遇,顺应市场倒逼之势,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快转型步伐。山西国新正泰新能源公司煤气制备天然气项目投资2.5亿元,已经进入试生产,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标杆项目;华康200万吨铸造焦项目完成了180万吨重介质洗煤厂、机械设备制造以及商业区、生活区建设;利达甲醇项目运行良好,年产甲醇9万余吨;华润新能源25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即将开工;佳盛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利达焦化6万吨合成氨项目已经市经信委备案,基建工程全面铺开……这些项目的推进,彻底提升了古县工业转型的科技含量,也为古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基础设施项目、农业项目、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也是马不停蹄的进行洽谈、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个人争取创业项目。经过多方争取,古县至翼城高速公路列入全省高速网建设规划,将彻底解决古县交通“瓶颈”制约;农民李小社创立的吉盛连翘发展有限公司在政府的支持指导下,不仅壮大了本地连翘特色产业,还发展成为华北最大的连翘加工场地;由焦化企业家王勇投资开发的霍山旅游景区开始接待游客;由大学生“村官”孙涛创业的花菇种植基地被评为全省“星火计划”优秀项目。

农业产业园区提速。完成核桃栽植3.3万亩,90余万株,在扩大规模基础上对核桃这一传统产业进行规范管理。省质监局将古县列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认证发布了古县《核桃管理栽培管理技术规程》,预示着古县核桃产业进入一个统一育苗、栽植、管护和加工的规范阶段。着重加强了连翘这一特色产业的培植,高标准发展3860亩。积极巩固提升了1个县级和7个乡镇级农业示范园区,石壁王滩农夫菜园、北平大田豆角成为继白素大棚蔬菜后迅速在省内打响的两大农业品牌。全年争取涉农资金4800万元,先后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巩固退耕还林、红色小流域治理等农田水利项目,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87个。

基础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古县城市建设最大的收获就是又拿回来一个“国字号”名片——“国家级园林县城”,是临汾市首家获此殊荣的县城。古县新建文昌新区道路工程主体完工,成为古县出境的一个畅通道路,完成了煤气管道延伸安装1500米、集中供热扩容工程4处。新医院附属及装修工程进入攻坚阶段,投资105万元实施了35个村级卫生室提升工程。投资1725万元实施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6所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12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完成了绿化、硬化等任务。投资1335万元实施了古北线油路罩面工程,完成村村通道路改造15公里。全面实施了城乡环境清洁工程和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工作。

民生事业统筹发展。一年来,古县送给广大群众的惠民政策和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古县三中正式投入使用,使古阳、下冶、石壁、旧县四所乡镇中学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县财政出资500万元免除了城乡居民的数字电视收视费,县乡村三级文化场馆每天为群众免费开放,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财政出资280万元,使新农合四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均提高了5%,60周岁以上新农保参保人员每月增加了15元,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了1个百分点。300套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500口人特困群众易地搬迁主体工程竣工;建成两期1.4万平方米廉租房,通过公开摇号程序完成入住120户。开通了农村公交线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惠、舒适、安全、便捷的公共产品。开展了“作风转变年”活动,狠抓不良作风查处,全年有17人因违反作风建设规定受到严肃查处,杜绝了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大操大办不良现象。同时,深入开展了“下乡住村”、“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动,各级干部帮助解决群众困难1243个,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