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2013年我市经济发展之路,那么,这个词应该是“产业转型”。
“引”,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产业;“育”,培育新兴产业、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两个关键字,把产业转型的大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013年以来,我市按照“传统产业循环化、优势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结构调整思路,坚持“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引领、大园区承载”,把“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作为转型跨越的龙头和抓手,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现资源优势的升级蜕变;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促进产业再生、结构重塑。
如今,一年过去,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0亿元,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14.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6.6亿元……这一串串力透纸背的骄人数据,是我市在产业转型这场深刻“蝶变”中的有力佐证。
作为煤炭大市,我市煤炭产业的转型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推动煤焦产业转型,我市大上循环经济项目、高端产业项目和延伸产业链的节点性项目,通过产业升级提质,着力解决这些产业资源消耗过大、污染环境严重、产品链条短、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其中,重点新上了一批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粗苯精制及深加工、煤焦油等“化产品”深加工项目,实现了产业链条延伸、生产工艺循环、产品附加值增长。
依托生铁这一优势资源,长期以来,我市成长起了一批钢铁、铸造和锻造企业。但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
产业要转型,必须引进高新技术,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品。翼城县建设的“三高”园区,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高端特钢工业园区整合周边地区钢铁产能,加快实施500万吨优特钢项目;高端铸造工业园区将形成以汽车零部件、球墨铸管为主导产品的铸造生产基地,实现冶炼业向高端铸造业的转型升级;分三期建设的高端锻造工业园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
针对全省煤炭资源整合后矿井需要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的契机,我市大力发展煤炭装备制造业,实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地处侯马市的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则是一个由军工企业转向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作为中国煤炭机械工业50强企业、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双十佳企业”,其市场分布全国主要产煤区。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大力发展,势必为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措施。一年来,我市坚持把“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作为龙头,全面加快综改试验建设步伐,加快煤矿规模集约化与机械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焦化、冶金行业重组,逐步形成以洪洞煤焦化深加工园、尧都汾河煤电化园、襄汾河西煤化工园等5家煤焦化深加工基地;加快“环塔儿山、二峰山”钢铁集群建设,抓好中宇钢铁2×1860立方米高炉、襄汾星原百万吨盘螺等16个项目建设;加快海姿热电、侯马热电等一批绿色煤电在建项目,全面提升“经济带”的带动作用。
煤焦铁钢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扩容,催生出了煤化工、装备制造等新兴工业产业。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在快速发展。
在新能源方面,我市正在建设大功率LED光源、煤层气和焦炉煤气制备天然气项目。其中,山西国新正泰新能源公司的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总投资2.5亿元,年处理焦炉煤气2.4亿标方,年可生产1亿标方的合成天然气,副产品850万标方富氢气体和6万吨低压蒸汽。项目实施后,年均营业收入达2.8亿元,年利税达5300万元,利润4000万元;在新材料方面,我市有发泡铝、保温材料、电热膜和大功率LED外延片等产品。其中,位于临汾经济开发区(洪洞·甘亭)工业园的TR外墙保温材料项目已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560万平方米,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32亿元,创利税1.67亿元,填补了全省外墙保温及装饰一体化建筑节能材料高新技术空白。
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近年来,我市在物流业发展上做得风生水起,市委、市政府抓住我省作为国家级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借侯马交通之便和相关政策之利,做出了建设山西国际陆港园区项目的重大决策。
山西国际陆港科技创新园是我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我市建设中西部物流大市的重要依托。2013年,陆港园区瞄准目标,继续重点打造现代物流、现代制造、出口加工三大产业板块,建设对外贸易集散中心、新兴加工制造业中心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包括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冶金工业区、来料加工区、装备制造区、核心商务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国家承接转移示范园区及侯马、曲沃同城化建设区10个片区。园区建成后,将形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聚生产要素,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陆港核心区,同时成为中西部物流集散中心、生产性物流配置中心和先进的制造业加工中心,以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集新兴产业、新型城市于一体的现代经济体,实现“千亿产值,百亿利税”的宏伟目标。这一园区的建设,无疑将改变我市发展格局,为经济腾飞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
无论是“引”还是“育”,最终的目标都是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在这场吐故纳新的“蝶变”过程中,我市将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记者 卞志强)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