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岩村的“领头雁”

2014-04-09 09:04: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贺会明是大宁县昕水镇秀岩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带领全村群众修公路、建广场,筑堤坝、造良田,抓调产、拓富路,真心实意为百姓们脱贫致富打基础,曾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村干部”、“优秀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和“优秀党支部书记”,成为全村群众心目中的领头雁。

秀岩村位于大宁县昕水镇东南的一个垣面上,距县城10公里,辖4个自然村,共有169户、629口人,耕地面积3800亩,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玉米、西瓜、小杂粮为主,曾被列为全县贫困村之一。贺会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看到村里由于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的不良现状,决心要扑下身子,苦干实干,走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子,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修通致富路 打坝造良田

秀岩村通往县城的10公里土路,过去狭窄不平,弯弯曲曲行走不便,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过路司机叫苦不迭。2009年,贺会明多方争取资金200余万元,动用挖掘机3台,带领群众利用农闲整整奋战了一个多月,加宽了道路,整修了排水沟,硬化了路面,使各种车辆畅通无阻,彻底改写了村民们祖祖辈辈“行路难”的历史。

秀岩村到贺家村有一条3公里的公路,以前也是土路,2010年,太钢公司包扶秀岩村后,贺会明向他们做了详细汇报,得到了太钢公司的大力支持,并积极配合他们开展工作,投资40多万元,铺成了水泥路。2012年,又投资40多万元为山昌子村修公路1.5公里,同时,对山昌子、贺家、许间3个村的街巷道路进行了硬化,使秀岩村委的4个自然村率先实现了街巷硬化全覆盖和户户通水泥路的目标,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

秀岩村以前地不平、荒沟多,遇到天旱,庄稼就会大面积减产。贺会明上任后就着手改变这一面貌,2008年冬季,他争取县农业综合开发办立项,平整土地300亩,使玉米产量由原来的每亩35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750公斤。2010年,该村又争取县水利局投资140万元,在村子的东沟打起三条坝,增加高产埝地150亩,改善了土地条件,为今后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进山村 沼气惠民生

2009年7月份,贺会明积极争取太钢公司投资35万元,为村民新建了文化广场,修建了戏台,安装健身器材10套,栽植1000株柏树、松树,绿化了村庄,太钢公司投资2万元对舞台进行了改善维修并为村委办公室更换桌凳12套,安装了一套扩音设备。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年的5月份这里举行一次文化汇演,本村的和邻村的业余文化爱好者都要登台亮相,唱蒲剧、表快板、演小品,用不同形式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为改变村民以前烟熏火燎的历史,他千方百计在秀岩村发展沼气池,为85户村民修建了“三位一体”沼气池、猪圈和厕所,给每户买回一头猪仔,人畜粪便发酵后沤成沼气,可以取代炉子做饭,既节约了能源,又美化了环境,同时,沼渣沼液还可以施到果园里,达到生态循环的良好效果,老百姓都说:“沼气池非常实惠好用,这种高科技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好。”

10多年来,贺会明带领全村群众全力实施主导产业,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文化生活环境,共栽植经济林1000亩,部分果树已开始挂果,建成沼气85口,维修硬化道路15公里,栽植绿化树木1000株,修建公共戏台1座,安装健身设施10套,使秀岩村的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变,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80万元,从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主导产业发展示范村。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