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也要学点辩证法

2009-05-11 08:5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许多人下海做生意,这是好事,但做生意是一门学问,不是人人都会做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好的,需要认真地学习,首先要学一点辩证法,用哲理指导做生意,则生意兴隆。这是实践经验。
其一,只有掌握辩证法,才能真正认识到“厚利”与“薄利”的辩证关系,在竞争中敢于薄利多销。就单笔交易来说可能是厚利,但成交率很低,商品积压,厚利也就变成了薄利;反之,就单笔交易来说,可能是薄利,可成交率很高,资金周转快,薄利也就变成了厚利。看来,薄利多销”和“灵活经营”还是古今经商的两条重要经验,应予以把握。然而,有些做生意的,顾客越少就越想抓住顾客狠宰一刀,以弥补自己的收入。结果顾客怕受宰不再来了,更加影响了收入。笔者见到一家酒店就是这样干的。一白天没有食客登门,晚上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伙食客,是外地人,坐下要了一桌普通的菜就吃开了,结果一算账大吃一惊,忍痛而出,边走边嘟囔着说:刀子下的太狠了,上当受骗就这一次吧,再也不来了。”他们不仅自己不来了,而且还到处宣传也不叫别人来了。厚利也就变成了薄利。
其二,只有掌握辩证法,才能认识多和少的辩证关系,用心做到正确使用有限的资金,变少为多。做生意资金多固然是个优势,但资金多也要会用,不会用,多可变少,会用,少可变多。正像在战争年月里部队打仗那样,兵多不一定就能打胜仗,兵少也不一定就打败仗,以少胜多的战例颇多,关键是看统帅会不会用兵。做生意使用资金犹如用兵,会使用的可以充分发挥资金的效应,不浪费,不呆滞,以一当十。这就需要做到以下 几点:一是把资金集中起来,投到最需要的地方;二是投资要瞄准市场、看清方向,不能脑子一热就盲目投资;三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市场,不能凑热闹、赶红火;四是把握好投资的时间和空间,不能不考察地理环境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总之,要从市场真正需求出发,不可被一时的假相所迷惑。这里有副对联可供借鉴:上联是“满足民众需求开门营业承大任”;下联是“把握市场经纬盈利生财有妙方”;横批是“掌握规律”。
其三,只有掌握辩证法,才能正确认识“亏”与“盈”的主观、客观因素,有效地扭亏转盈。做生意都希望盈利。但希望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则是另一回事。有时主观上想通过某笔交易赚上一大笔钱,但主观上想的与市场经济多变规律不符,就可能亏本。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以辩证的观点,冷静地分析一下“亏”的主观、客观原因或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主观、客观因素统一起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之母,通过努力扭亏转盈。这里也送上一副对联供参考:上联是“掌握市场信息东西南北条条是道”;下联是“发展商品经济春夏秋冬季季招财”;横批是“调查研究”。
其四,只有掌握辩证法,才能真正认识“高档”与“低档”的辩证关系,自觉面向大众。有些人只想经营高档商品,不想经营低档商品,以为高档商品赚钱多,低档商品赚钱少。其实“高”和“低”是对立统一的,有高必有低,有低也必有高,就经营商品来说,不可无高档次的,也不可无低档次的,这中间还需要加一个中间档次的。就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来说,出手上千元买件衣服的顾客恐怕为数不多,吃上千元一桌酒席的食客毕竟也是极少数。如果既考虑赚钱, 也考虑满足大多数顾客需求的话,还是面向大众为宜。当然,也不能排斥经营高档次的商品。人民生活水平是不断提高的,高档的也会逐步变成大众化。但是,不论经营高档的还是低档的商品,各个档次商品相比之下,都要物美价廉,这是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不能违背。有副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是“争上游美食争香添春色”;下联是“创名牌佳肴斗奇呈异彩”;横批是“锦上添花”。
不论高档还是低档,只有锦上添花,才能赢得顾客。
其五,只有掌握辩证法,才能正确处理“和气”和“生财”的辩证关系,真正做到和气生财。俗话说“和气生财”,这“和气”二字如何生出财来呢?就商业来说,和气”就是文明经商、礼貌待客。文明经商商繁荣,礼貌待客客盈门,自然会生财。试想,你站在柜台前,俨然以主人自居,横眉冷对顾客,有谁还愿意买你的东西呢?相反,遇上一位热情的售货员(热情过度亦逐客)有问有答,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做顾客的参谋,真心实意地帮助顾客选择称心如意的商品,无欺骗行为,顾客不想买,也要买了。这对做生意者来说,还不是“和气生财”吗?道理是这样讲,但要做到也并非易事。还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买不买一样热情接待。二是要摆正售货员和顾客的关系。外国人把顾客称为“上帝”,是明智的。你开商店直接目的说得明白一点,还不是为了赚顾客的钱,如果没有顾客的光顾,那你就赚不到钱了。
所以,还是牢记一副对联吧:上联是“做生意凭公平进行”;下联是“待顾客靠和气生财”;横批是“客户至上”。
总而言之,生意中充满了哲理,做生意也要学上点辩证法,莫学坑蒙拐骗。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