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钢铁行业又遇“严冬”

2009-11-16 09:1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生产经营状况。
1.市场价格宽幅震荡。今年以来,受市场环境及供求关系变化影响,钢铁价格波动加大,呈现出明显的冲高回落走势。
2.生产形势起伏明显。从各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走势看,形成了产量随着价格变化波动的态势。
3.企业效益波动较大。产品价格宽幅震荡,企业效益出现较大波动。

二、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产品价格不稳,影响组织生产。今年以来,由于钢材市场价格出现频繁波动,给企业稳定生产、销售,降低成本带来较大困难。特别是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难度加大,成本难以控制。据调查,襄汾鸿达钢铁公司和山西中宇钢铁公司两家企业因市场价格低迷和设备需要检修,目前已处于停产状态。
2.库存增加明显,影响流资紧张。由于市场价格不稳,给企业生产销售带来一定困难,导致企业库存增加,占用大量流动资金。据调查,山西中宇钢铁线材库存4月0.35万吨,8月增加至1.06万吨,10月份已达到1.6万吨。
3.原料燃料紧缺,影响企业成本。受煤炭资源整合及安全整顿影响,我市大部分煤矿和铁矿处于停产整合状态,产量大幅下滑,不能满足下游企业生产需要,企业采购量和采购渠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原煤、铁矿紧缺,一方面对企业稳定生产、释放产能和提高运营能力冲击较大,另一方面加大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外购质量不稳,影响本地钢铁产品的竞争优势。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用好控制产能和扩大内需的“双刃剑”。
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国内外钢材市场急剧萎缩,导致供需严重失衡,而我国钢铁工业仍有大量的新增产能在陆续投放,使钢材供大于求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价格低位徘徊,市场竞争更加剧烈,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对此,一是用市场、法律以及行政手段多方面结合控制产能过剩状况的加剧,使钢铁行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二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三是继续实施扩大内需和稳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利好措施,使钢铁工业度过“严冬”。
2.加强内部管理,增强节约提效。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目前的严峻形势下,钢铁企业应继续强化管理,深入挖潜,提高经济效益。
3.加快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创新力。钢铁企业必须在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和健全技术创新奖励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4.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关部门应在延缓缴纳税款、银行贷款、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重点钢铁企业支持,帮助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设备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张灵龙 王磊)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