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炭行业生产经营现状。
1.焦炭行业产能总体过剩,下游产业市场疲软,企业产销下降。2009年以来,受金融危机持续影响,钢材市场疲软,焦炭需求减少,市场成交清淡。从动态变化情况看,受国家投资需求拉动,从二季度开始,焦炭行业产能有所恢复,环比出现增长势头。
2.焦炭企业巨额亏损状况得到一定程度遏制。调查10家焦炭生产企业,亏损面由一季度的100%、二季度的90%进一步下降到三季度的60%,焦炭企业巨额亏损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3.焦炭价格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低位。今年以来,我市焦炭价格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仍在低位运行。
二、当前焦炭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煤炭供应紧张。今年以来,我市煤矿资源整合煤矿和复工复产的速度虽有所加快,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本地焦炭生产企业需求。由于煤炭供应严重不足,焦炭企业不得不加大采购半径,从太原、晋中、吕梁、长治、忻州等市以及陕西、宁夏、河南、青海等外省购进煤炭,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产业集中度较低,焦化附产品少。目前临汾市焦化企业户均产能只有59万吨。焦炭产能100万吨以上的只有山西焦化、光大焦化和临汾万鑫达焦化3户企业,多数企业产能在40万吨左右,再加上产能不能满负荷发挥,企业实际产量更低,综合利用效率水平不高。
3.焦炭行业税费及社会负担过重。调查显示,目前焦炭生产企业需要交纳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水资源补偿费、河道工程管理费、环境监测费等10余项税费以及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工会经费、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社会负担。
三、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当前危机。
1.调整生产工艺,向节能降耗要效益。为尽可能降低焦炭生产成本,曲沃闽光焦化有限公司、山西光大焦化气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生产中不断调整生产工艺,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进行煤种配比,适当减少主焦煤用量,增加配煤使用比例,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减少焦炭库存,调查的10户企业纷纷采取延长结焦时间等限产措施,根据销售合同确定产量,以减少资金占用。
2.加强管理和考核,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古县晋豫焦化有限公司在企业内部开展“修旧制度”和“劳动竞赛”等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人人争创效益、人人争比节约”的良好风气,每年可节约辅助材料费用100余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积极开拓省外市场,提高产品销量。古县晋豫焦化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措施,新增河北三家钢铁企业为长期用户,极大地缓解了焦炭销售困难的局面。襄汾县万鑫原焦化有限公司在提高焦炭质量的同时,积极寻找和扩大焦炭的销售渠道,与信用度高、资金实力雄厚的钢铁企业建立长期的供销关系,保证了货款的安全和回笼速度。
四、加快焦炭行业复苏的几点建议。
1.加快煤矿资源整合和复产验收进度,缓解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当前,我市煤炭供应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快煤矿资源整合和复产验收进度,分批恢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的生产,保证焦炭企业所需原料煤的充足供应,以缓解当地煤炭供应压力,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2.控制产能总量,淘汰落后工艺设备。进一步开展焦化行业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对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型焦化企业以及违法焦化厂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标准,改善焦化产业格局,为发展焦化行业大企业、大集团的 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积极推广捣固炼焦、煤调湿、干熄焦、炼焦自动化控制等先进工艺和技术,争取实现废水处理后全部闭路循环,固体废弃物尽可能综合利用,使全市焦化行业的软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3.通过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约化。加快实施焦炭企业战略整合,做大做强焦炭企业。以优势焦化企业为依托,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的原则,组建大型焦化企业集团,向生产一体化、经营规模化、资源综合利用化方向发展,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规模不断做大做强,推动全市焦化行业平稳较快发展。
4.进一步加强对价格监管和引导力度。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都极不稳定的特殊境况下,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煤焦价格监管和引导力度,防止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给企业带来的较大冲击,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5.狠抓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焦炭企业应及时调整思路,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约束的“倒逼”机制,发挥行政、法律手段的强制作用,大力推行焦化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回收利用生产过程副产物和废弃物,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通过技术创新、内部挖潜、开源节流,改造淘汰高耗能设备,不断降低产品能耗,减少产品生产中的原材料损耗,减少管理费用和成本支出,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将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掌握市场动态,争取早日走出困境。(孙建军 张欣 刘峰)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