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篇
如今,生态秀美,山水综合治理,水土资源综合利用……
多年来,隰县水利水保局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的机遇,跑项目,争投资,抓建设,强管理,坚持“治土与治水”并举、“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并重的方针,按照“规划一步到位,治理一次达标,用地一体开发,投入一年见效”的综合治理思路,依据“山上果烟、山下粮田、坡面草灌、生物锁边”的治理模式,在隰州大地展开了以实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项目、水土保持国债项目等为主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尤其是近两年来,他们又先后强力组织实施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坝系工程项目、黄土高原峪里生态坝系工程项目、巩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拉动内需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等一大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
目前,隰县综合治理面积达到110万亩,治理度达到了48.8%,建设水保骨干坝73座,中小型淤地坝988座,旱井2万余眼,机修梯田8万余亩,建设基本农田累计达到11.2万余亩,林草保存面积达75万余亩,林草覆盖率从过去的17%提高到现在的47%,全县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日见成效,人民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生态经济型强县”的目标初显雏形。
农村水利篇
饮水安全篇
如今,人在家中坐,水被抽上山,清泉流灶头,亘古旱塬水龙舞……
该县水利水保局抢抓发展机遇,奋力负重赶超,近几年来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攻坚战。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带动下,水利人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工作作风,把工程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生存工程”,科学规划设计,缜密组织施工,落实责任,追求实效,严把工程质量关,抢时间,赶进度,在圆满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创新管理机制,建设和管理并重,把饮水工程纳入目标责任管理,确保工程永续利用。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完成农村饮水工程138处,基本解决了199个自然村、6万余人、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农村群众告别了饮水困难的历史,圆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梦想。
(本报通讯员 梁云云 张瑞强 薛晓峰)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