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五一路配套煤气设施改造工程侧记

2011-05-11 08:2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炙热的阳光直射在整个施工现场,来自各个部门的建设者们在尘土飞扬中奋战,装载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正在紧张的工作,运送土石的运输汽车往来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其中,身着蓝色工作服的一支队伍格外惹人注目,他们团结协作,敢打敢拼,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施工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就是来自我市煤气公司为五一路配套煤气设施改造争分夺秒加紧施工的建设者。



时间紧、任务重,施工条件复杂,多方交叉施工是这次煤气设施改造工程的真实写照。在现场,该公司工程部的经理助理许捷摊开手中的图纸,向记者介绍道,这次煤气设施改造项目包括新敷设DN300螺旋焊缝钢管1512米,新增和更换DN300、DN200阀门各两座,改造原有中、低压铸铁管道上凝水缸19座。
如此艰巨的任务仅仅留给煤气公司10天的工期。
“多单位交叉施工,作业现场条件很不成熟,是此次工程最大的难点。”公司运行部经理助理许捷说:“由于工程新敷设DN300螺旋焊缝钢管1512米,所以管线的入场是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记者看到,正在施工过程中的五一路全线道路不平、通道狭窄,雨水道、横水道与通道交叉,而且头顶上还有架设的高压电线,所以如果采取大型机械将单支长度达到12米的煤气管道吊装进场完全不可能实现。
困难没有成为借口,煤气公司组织员工依靠肩挑手扛,硬生生地将上百根管道扛到敷设地点。
“确保配套的煤气设施改造工程能够按照五一路改造指挥部统一部署,紧跟整体工程步伐顺利推进。”市煤气公司总经理张国明信心十足。早在工程开工之前,他深入全线进行调研查看,随后带领公司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聚在一起,对改造方案反复研究,从压力级制到管材选用,从阀门更换到凝水缸改造,从新管道敷设到旧管道连接,从现场勘查到图纸设计,一一认真测量原有管道上阀门、膨胀节等管件的详细尺寸,反复讨论改造工程每一处接头的施工方法,确保每一个细节的可靠性。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温寿青多次召集调度、安全、技术等相关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全线进行详细检查,并与工程部经理王强峰及现场施工员就施工现场安全、机具、人员、作业方案等情况进行了解沟通,对检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整改要求。
领导的高度重视、部门的团结协作、施工人员的经验丰富,保证了煤气设施改造工程从方案确定、图纸设计、施工准备等各个环节的顺利推进。



此次煤气设施改造,作为煤气公司的工程部负责人,王强峰“重任在肩”。为了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他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深入一线解决难题,同时对自己、对运行部的全体同仁都严格要求,为高标准的建设好该工程把好每一道关。
由于工期紧张,在随后的管道焊接上,工程部特地抽调了9名具有20年焊接经验的焊工,确保一次焊接成功,不允许返工。不论是身下是泥坑还是土石,也不论复杂、恶劣的作业环境,记者看到,孙久雷等他们几名焊工都是义无反顾的扑下身子进行作业。
为了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现场所有的煤气职工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工程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施工管理员张临利、武全兴、徐印,特别是年逾半百的郑虎生,开工以来以工地为家,日夜奔忙在工地上,哪里施工紧张,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哪里需要协调,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注重源头控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严格过程控制,把好过程控制关,实行“工程责任制”,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做到“施工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认真做好工序验收,把好工序验收关。同时,在施工质量检查工作中,他们细化自检、抽检程序,严控环境条件及各项质保措施。
他们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也收获了成绩和好评。5月6日,开工仅仅5天之后,此次工程最重要的煤气管道敷设焊接工作就完成了1100米,达到了总工程量的80%以上。这样的工作成绩,对于配合五一路改造工程的整体进度完成的也相当到位。



如今一条长逾一公里的煤气管道已经焊接完成,犹如一条长龙横卧五一路全线,各项施工作业即将进入扫尾阶段。管理人员依旧风尘仆仆、行色匆匆,不知疲倦地在现场职守;技术人员依旧对照图纸、精心巡查,向工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攻克。我们相信,建设者们洒下的汗水和付出的辛劳,必将换回精品工程的铸造,也必将为成千上万煤气用户实现平稳用气、安全用气打造坚强的后盾。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