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沟通平台 架起就业桥梁

2011-05-18 09:3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们对财务经理的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要有3年的财务管理经验,同时熟悉制药企业的运营管理……”正元盛邦制药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工作人员正在对应聘者介绍相关招聘职位的要求。前来应聘的李女士向工作人员要了一份简历,准备填写。她说,这个公司虽然离家远点,但挺稳定,她想试一试。
大同证券临汾平阳南街营业部要招聘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在展台前,记者看到,短短的一个小时时间里,招聘登记表上已有八九个人报名应聘。
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较严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逐渐转变。去年刚从苏州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小葛说,他之前在上海打工,虽然工资还可以,但由于消费水平高等原因,最终还是选择回家乡就业。在招聘现场转了一圈,小葛发现对口的职位并不多,但是,他说,对于其他相关的职业,他也想尝试一下,从基层做起,积累些经验。
在招聘现场,你会看到一些企业展台前贴着“首批用工信得过单位”的标志。据了解,这是市人才交流中心和市人才市场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资质、规模、用工及“五险一金”缴纳情况等多项指标进行考核和测评后评选出来的。首批共评选出15个用工信得过单位供广大求职者参考。
“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建立通道,为民营企业吸纳人才搭建平台”,这是本次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的主题。市人才市场副主任陈新华介绍,此次招聘会共有271家企事业单位的8000多个岗位供求职者选择。他预计,14日、15日两天时间,求职者将达万余人。(本报记者 李晓琳)

评论:

观念变 天地宽


毕业于山西师大的小杜学的是中文专业,在招聘会上,记者和他聊起“想应聘什么样的岗位时”,他很干脆地回答:“只要有合适的,什么工作都行,只要企业愿意用我,即便是专业不对口,我也会努力学习,尽快适应。”小杜的话语在透露出高校毕业生求职急切心情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他们在求职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要有单位愿意用“我”,即便专业不对口,我也愿意选择它。
观念变,天地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固然是每位求职者的心愿,然而,在今天“僧多粥少”毕业不等于就业”的现实情况下,求职者倒不如抱一种积极的心态,先找到一份工作,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作打算。“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不管你在任何岗位,从事任何工作,只要你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相信一定会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晓琳)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