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交通编织百姓幸福网

2011-08-04 16:3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辛耀恒 陈良芳)一台台挖掘机挥动着巨臂,压路机、装载机往来穿梭,养路员手握水管给硬化路面洒水养护,山城交通建设呈现出热火朝天、快速发展的喜人景象。今年,蒲县着眼于构筑“横穿东西、纵贯南北、公铁交叉、便捷顺畅”的交通网络,紧紧围绕打通内外、乡村循环、街巷硬化、公路养护等重点,把交通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大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条路10月就能通了,我们种植的烟叶、核桃、玉米、葵花籽都能赶时运出去,不用愁了。”该县古县乡白村村民张小平望着正在修建的白村——蒙古村公路,激动和兴奋溢于言表。近年来,蒲县县委、县政府本着“通畅全县域,通行无障碍”的理念,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举措来抓,取得了巨大成就。投资24亿元、全长110.28公里的临午一级公路竣工通车;投资3.9亿元、全长47公里的临吉高速连接线即将铺油;投资6亿元、全长33公里的霍永高速连接线争取年内开工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修建完成通村水泥(油)路57条,使农村水泥(油)路通车里程达到395.2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全覆盖。今年,又投资7300万元,实施总计74公里、12条乡村循环路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同时,实施蒲汾一级公路改扩建、五鹿山旅游公路等工程,争取国庆节竣工通车。
“以前这里是个典型的臭水巷,污水横流,这两天巷道硬化,下水道疏通了,大伙儿的心情也好多了。”看着自家门前巷道新近发生的喜人变化,家住薛关镇腰后村的村民付忠楷满脸幸福。该县承诺,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对农村街巷硬化投资1.02亿元,对全县9个乡镇99个行政村、514村民小组,实施总里程472.8公里、面积154万平方米的320个街巷硬化任务。具体实施中,划分分管片区,全过程监督,审核预决算,技术员负责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每周五上报进展情况;公开项目招投标,使用管理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按合同和设计规范施工;严把建设标准,交通部门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跟踪督查、跟踪验收,每天上报一次工程质量和进度情况,每周发一次简报,上报县四套班子和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办公室。
目前,已完成街道硬化8045.66平方米,巷道硬化32831.5平方米。
三分修路,七分管护。为了把公路养护好、管理好,实现公路绿化、美化、标准化,蒲县坚持专业养护、常年养护、季节养护、科学养护四结合,做到计划、任务、时间、责任“四落实”。一是宣传到位。以乡镇、村委、厂矿企业为主要阵地,以报纸、电视、标语、横幅、宣传车和咨询台为主要手段,全面展开宣传攻势,形成“人人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二是经费到位。实行养护资金县里拿大头、乡镇拿中头、村里拿小头的筹资办法,并设立专户专账,集中使用资金;三是人员到位。划分4个管理片区,按照就近作业、护路与护树相结合的原则,每2公里配备1名固定养路员,做到人员经常上路、路面日常清理、破损及时修补、病害及时处理;四是责任到位。建立三级网络,县交通部门组建专业养护队伍、乡镇设公路管护站、各村委设养护道班,定人定员,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养护管理体系。目前,三底线整修边沟完成90%,护墩完成95%,石砌边沟完成90%;黑河线附属工程基本完成;岔堡线附属工程基本完成,坑槽完成60%,边沟完成70%,护墩完成90%,道班房改造完成80%;柏山循环线打路缘石、边沟抹面完成90%;西平垣线整修边沟完成95%,打路缘石80%,护墩全部完成,石砌边沟全部完成,附属工程基本完成。
“十二五”期间,该县将投资58亿,以高级公路为框架、园区公路为枢纽、旅游公路为亮点、循环公路为网络,实现五个“100”:即新建100公里地方高速公路、100公里高速连接公路、100公里工业园区公路、100公里旅游观光公路和100公里村村循环公路,使通车总里程达1163公里,公路密度达77公里/百平方公里,消灭土路、砂砾路,形成以出境公路和铁路为骨架、以县乡道路为支撑、以“村村通”为辐射的大交通格局,为转型跨越、先行发展打造加强的基石和支撑。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