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4 09:3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夯基全面延伸市政文化建设内涵
一个破院子,两棵梧桐树,三四间破房子,五六个工作人员,七八百册图书……这是10年前一位省文化界领导“参观”翼城县图书馆留下的深刻印象。何至于此!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县影剧院,随着年代久远,已经变成危房;四面房屋簇拥、位于一个深坑中的简陋的体育场,让稍微大型的体育赛事望而却步;农村更是一片空白,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文体设施、没有一处像样的文化场所。
知耻而后勇。这是翼城人骨子里的一种品质。2005年,翼城县掀起一场市政文化建设热潮。总投资3800万元的多功能奥体中心拔地而起;总投资1300万元的县影剧院,涅槃重生;在以往垃圾场、乱坟岗基础上建就的九龙公园、八一公园,如今游人如织;以往洪水泛滥的浍水河畔,如今已摇身变成温柔少女,宛如江南的水上乐园,水波粼粼,小船轻漾;足以容纳数万人的桐封广场,重现唐霸气势,每年一个多月的消夏晚会,让全县人民如痴如醉,趋之若鹜。
夯筋壮骨强基础,以摧枯拉朽之势,翼城县市政文化建设,在短短几年间,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力延伸了市政文化的内涵,构筑起县城大文化的框架和品牌。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县百业萧条,举步维艰,全县人民都把热切盼望的目光,投向刚刚担任县委书记的李朝旗身上。用捉襟见肘来形容当时的翼城财政,一点都不过分。面对困境,当文化部门负责人心怀忐忑尝试着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深谙再穷不能穷文化,缺乏文化的县城,必将成为无缘之木、断源之水的李朝旗当即批示有关部门,竭尽全力渡难关,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翼城县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此拉开序幕。
首先是最令人头疼、备受人瞩目的“两馆”建设破除瓶颈。在县委、县政府的深切关爱和大力支持下,文体局将与之毗邻的原地税局大院盘下,经过一番重新修葺改造,成为县文化馆、图书馆的办公场所。如今的图书馆,不仅拥有上万册图书,阅览室、电子图书室等一应俱全,文化馆还建起排练室、综艺厅,初步满足了当前社会的各类文化需求。
在此基础上,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健身场所及文化室三级建设,也被纳入县委、县政府大文化建设的范畴而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按照规划,2009年完成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010年再完成2个,2011年全面完成;农村则是条件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到2012年年底,确保农村健身场所和文化室建设全面完成,投入使用。
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县委、县政府将工程纳入每年的县重点工程建设,确定专人专抓此项工作,争取上级资金;责成文体部门,严把质量建设关;派出精兵强将,为农村配备、安装文体设施,确保器材先进、设施一流。截至目前,10个乡镇文化站即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全县211个行政村,已经建起111个农家书屋,150个体育活动场所,并全部配备了相关器材。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县有50余个村子,自行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体育广场。农民业余闲暇有了好去处,许多农村不良风气绝了迹。提起这些,农民朋友直翘大拇指:“文体场所建设,建到了我们农民的心坎上!”
提升全力展示唐霸文化园区风采
2011年,注定是一个让人目不暇接、令人振奋的年份。经过两年多的辛勤耕耘,各条战线捷报频传、硕果累累。工业园区建设机声正隆,翼钢500万吨炼轧钢项目即将建就,农村经济林建设成绩喜人,大河口遗址挖掘继被称为2010年全国10大考古发现之后,再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展示了不为人知的霸国新容,全县人民沉浸在无限憧憬的喜悦中。
随着汇丰路建设接近尾声,一场为汇丰路更名的研讨悄然兴起,继而进入热议,在众人的热盼中,“唐霸大道”这一极富蕴含翼城精神、彰显翼城深厚文化的名字,备受青睐;然而,这仅仅是一场文化建设翻天覆地、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前的热身。伴随着炎炎酷暑,时间进入8月份,一个规模宏大的文化大题——唐霸文化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再次成为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重要决策的重要话题。县委书记李朝旗对文体广新局拿出的《关于翼城县唐霸文化园建设意见汇总和建议》,逐条批示,详细指导,召开专题会议,当场拍板,将文化园定名为“唐霸文化生态观光园”,作为县委、县政府今明两年的重点工程,成立相应机构,并亲自担任组长,要求工程尽快拿出具体规划,尽快上马;领导组常务组长、县长杨春权多次深入文体广新局,召集文化名人,仔细倾听意见,研究具体办法;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拥军召开专题征求意见会,集思广益,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一步提供佐证,完善方案;副县长李放明、杨文明也迅速召集城建、环保、土地等相关部门,拿出政策性意见;作为这一宏大工程提供规划设计方案的主体部门——文体广新局,更是凝睿聚智,于8月底拿出了较为完整的工程方案,并与9月初交付踊跃前来竞标规划设计的部门,进入设计阶段。
这是一个规模宏大、前所未有,充分彰显翼城精神、体现翼城文化沉淀和品位的民心工程。按照规划,唐霸文化生态观光园将建设于“唐霸大道”北端西侧,园区西端以小河口灌区河道为界,南临陵下村,北靠苇沟村,南寿城农民乐园包囊在园区内,总占地面积近110公顷,其中平坦地型60余公顷,丘陵地型40余公顷,可利用建设用地12公顷。
按照规划,建成后的唐霸文化生态观光园将集生态农业、魅力文化、快乐休闲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生态农业:文化园区土地属性不变,按照平坦与丘陵地型特点,分布种植集经济性与观赏性为一体的季节性作物和树木,形成四季有绿、常年有花、色彩丰富亦能满足季节采摘需求的生态景观;
魅力文化:充分利用唐晋文化和新发现的霸国墓地遗址文化的影响力,致力营造独特的地域文化氛围,以古典式建筑为表现形式,在文化园规划区内,沿唐霸大道路侧,规划“鼎盛门”(文化园主广场,一期工程),在周边规划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永久性公益性文化建筑(后期工程),在丘陵地带利用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叔虞阁”、“晋公阵”、“唐人街”、“民艺轩”、“翼景屏”、“汉铁坊”等园区,在园区北端元墓保护区建“元墓苑”,在唐霸大道转盘处建“舒翼台”;快乐休闲:在文化园区内的大型道路,按照城市主体规划要求建设,同时建设符合观光旅游需求的小路和曲径,贯通各个园区,所有道路路灯均按“唐霸”文化要求设计订制;利用小河口灌区水资源,设计建设曲形流动水路和人工湖面,用于漂流、荡舟和垂钓,并沿水路建设不同风格的小桥和护栏;在部分路口和休闲处修建各式亭台楼榭;将初步建成的南寿城农民乐园升级改造,建成高标准游乐园;在翔翼大街北、唐霸大道西与铁路南的三角地带建设休闲园林。
大手笔描绘大思路,大举措展示大场景,大气魄寓意大发展。按照规划,笔者丰富的畅想大门不由打开。进入唐霸大桥西侧文化园主入口的鼎盛门,迎面寓意着“敢为人先,共创鼎盛”翼城精神的“霸伯圆鼎”雕塑,气势雍容,雄浑壮观;位于丘陵居中制高点的文化园主体雕塑、高达30米的唐叔虞像,双目炯炯,凝视高远,象征30个世纪以来以传承古唐风为标志的厚重的翼城文化;用数十座石鼎摆成的晋时期军阵(迷魂阵)形式,每座石鼎上镌刻晋国几十代晋国公的名字、功绩与事件。游人如织的唐人街,即让游客饱览极具晋南特色的古式街道(牌坊、影壁、街巷、院落)、地域传统文化(生活、婚丧、节庆),又尽兴品尝翼城的各种地方风味食品;浓缩的翼景屏,让游人不用跋山涉水,既能看到翼城的明八景、清八景和新八景;观瞻“汉铁坊”,一组群雕形象地展示了在汉代就已具规模的冶铁业流程和该县现代冶炼盛状;走进元墓园,近距离接触,沉厚的、影响深远的元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走出观光园,唐霸大道与翔翼大街交汇处的“舒翼台”突兀眼前,上端塑的“霸国鸟盉”铜雕,因其造型雄宏、展翅欲飞、更能体现县名“翼”之意。
文化观光园建成后,将是融翼城古今文化为一体的集大成者,又是极具观光旅游价值的生态园。按照翼城县城西扩总体规划,唐霸大道将成为新县城南北主中轴线,并迅速发展成翼城政治、文化中心。为符合新型发展城市对生态、文化、观光和休闲等方面的要求,将翼城县城建设成一座富有浓郁文化气息和宜居魅力的城市,并保持50年规划理念不落后。
这是一个以提高城市品位和改善人居环境为宗旨的文化园,这是一个以展示翼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为手段的观光园,这是一个集人文、自然为一体的古典式的生态园。总之,这是一个最能代表翼城文化的成就,最能体现翼城人民思想的民心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将成为全县、乃至三晋大地众多游人的好去处,必将成为翼城县城的最亮点,必将成为带动相关产业,造福唐尧儿女的新产业!
【责任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