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推进集绿色带、生态带、产业带、城镇带为一体的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着力打造全省转型跨越先行先试示范区。
近日,记者在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数十台大型机械设备正在以每天一万立方的速度进行河道清淤作业。
汾河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是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率先开工建设的工程之一,项目总投资43亿元,主要对霍州至侯马段汾河干流116.28公里以及43条支流汇入口进行治理与生态修复。
据了解,该工程设计工期为两年,建成后不仅提高治理段抗洪能力,同时新增的3610公顷绿地也成为临汾市中轴线上的绿色带和生态带。
与此同时,围绕这条中轴线,临汾市统筹区域内各种优势资源,“四化一体”、科学推进、先行先试、寻找突破,着力打造18个大型工业园区、10个大型现代化农业园区、6个物流园区、17个文化旅游景区,打造两个中心城市、4个“大县城”、19个重点镇。
市发改委主任师学瑾表示,以最小的成本释放最大的潜力,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使之成为吸引力最强、产业关联度最高,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示范区,转型跨越、先行先试的引领区。
到“十二五”末,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区域内城镇人口将达到120万,经济总量达到13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40亿元,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成为支撑全省城镇化布局的三大城镇集群之一。
师学瑾介绍,项目建成后,区域内将集中全市城镇人口的60%以上,财政收入和经济总量的70%以上,呈现出“沿汾崛起,两翼齐飞”的新格局,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交通最便捷、经济最发达、社会最繁荣、环境最优美的新型经济带。
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