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件 优化数学教学

2009-07-02 08:2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运用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控能力较差,教学中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为主。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把静止的东西变成活动的东西,利用色彩鲜明适度的动画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时、分、秒”时,我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并制成相应的课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故事导入
同学们,“龟兔赛跑”的故事你们都听过吧?比赛的结果怎样(激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各抒己见)?
2.课件演示
兔子和乌龟又进行了一次比赛,圆形的跑道上平均植了12棵松树,兔子跑一圈时,乌龟只从第一棵树跑到第二棵树。然后把12棵树变成12个数字,乌龟变成时针,兔子变成分针,从而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悟到了钟面的特点。精美的动画设计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一个活灵活现的钟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每个学生都睁大眼睛认真观察起来,这样的设计还可以使学生感悟分针走一圈,时针正好走一大格,从而领会1小时等于60分。

二、运用课件,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而且能激发老师教的兴趣。在教学时,我积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课件,借助多媒体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以后,课本里有这样一道题,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这个图形不是我们学过的图形,怎样去计算它呢?我要求学生认真去观察、去发现,我问学生:“能否把这个图形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很多种计算方法。很容易就把周长计算出来了,从而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三、运用课件,获取信息,培养想象力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与知识相关的许多东西,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如在教学生《轴对称图形》时,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课本插图中没有的许多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和不是轴对称的图形。还有我们学过的数字、字母、符号、汉字,有的也是轴对称的,这样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去想象。

四、运用课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在数学教材中,有些内容,如果按照课本上的示意图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小,观察力较差,往往看不清,不好理解,效果不佳。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平移”的含义时,通过图象、声音、色彩和动画,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利用多媒体课件,省时多变的优势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过程,启迪学生的思维,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土门联校 闫延虎 魏村联校 许辉)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