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幼儿园环境与家庭环境的不同。
家长首先要明白幼儿园与家庭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不同。幼儿园有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时间表,每天有固定的饮食;幼儿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得到一对一甚至是几对一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幼儿园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之中,幼儿会感到不适应而引起心理上的压力。
另外,幼儿园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独立和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裤、自己上床睡觉、能控制大小便等等。这些要求都有可能使幼儿感到是一种挑战和压力。
二、做好入园前的各种准备。
能力准备。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在家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其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就较短,幼儿的情绪问题也较少。要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告诉孩子每个时间段要干什么。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在家中按照作息时间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
经验准备。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与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此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一起游戏。
可以把小朋友请到家里来,也可以到小朋友家做客,让他有更多接触小朋友的机会。在家中给孩子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孩子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在那里游戏、看图书等。
物质准备。孩子带着自己熟悉的生活用品可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因此,家长要陪孩子一起准备入园用具,并告诉孩子这些用品的名称与作用,比如:小背包、手绢、水壶。选择易于穿脱又不妨碍活动的衣服、鞋、袜子,这些物品最好绣上名字,也做上孩子容易辨认的特殊标志,这样孩子不会因为拿错了物品而和小伙伴发生争执,同时也会为老师的工作提供便利。
心理准备。提前介入新环境就是为幼儿做入园心理准备。家长可以在假期里带孩子到即将要去的幼儿园门口或里面转一转,让他熟悉一下幼儿园的室外环境,告诉孩子你以后就要在这里快乐的生活。在开学的第一天,正规的幼儿园会安排亲子活动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家长可陪同孩子熟悉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和卫生间,认识自己的床铺、毛巾、喝水杯,告诉孩子有什么需要就找老师,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帮助你的,千万不要用老师来吓唬孩子。
三、调节好自己的焦虑情绪。
实践告诉我们,家长放心孩子才能安心。父母焦虑不安的情绪只会给孩子造成重大影响,建议家长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狠心”、理智,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二是要多和老师沟通、商量,要强化老师与孩子的亲情关系;三是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高兴事,强化孩子与幼儿园的积极联系。
吴换芳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