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警支队 九大工程构建交管新常态

2015-04-23 21:36: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4月22日,2015年临汾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工作媒体招待会举行,各科所队负责人现场面对面解答二十余家媒体记者的提问,并发布《2015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计划》。按照计划,我市将启动和分步实施城区保畅治乱工程、城市静态交通规范管理工程、降压国省道事故工程、消除危化品运输安全隐患工程、交通违法当事人行为矫正工程、农村摩托车生命安全保护工程、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工程、文明交通示范团队创建工程、车驾管综合改革工程9项重点工程,以稳健的步骤推动临汾公安交通管理新常态的构建。

    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临汾市交警支队支队长高岭携班子成员以及22个科所队负责人现场面对面解答来自二十余家媒体记者提出关于交通秩序整治、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交通安全设施、从优待警、各大队的工作要点、轻微交通事故的处理、暴力抗法、交警维权等方面的问题。在回答记者提问的同时,交警支队推出全市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记者了解到,交警支队将按照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厅交管局、市公安局2015年工作部署,以临汾公安交通管理改革、服务、发展、效率为主线,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工作重心,扎实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四项建设,不断充实与丰富新的交通组织措施,构建队伍管理新常态。建立“交通管理为预防、所有岗位为预防”工作格局,形成高效工作合力;积极探索事故、秩序、车管、宣传、法制五方面分析和五长联动工作模式,实现部门联想联动的高效专业发展新效能;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积极推动临汾公安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进程;学习借鉴省外和省内已有的交通管理和事故预防先进经验,强化安全管理精细化,构建事故预防新常态。

    与此同时,招待会还对拓展新交通组织措施的实施范围,从而构建秩序管理新常态的9大重点工程进行详细解读: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前提下,以市区“福利巷”世纪百悦”临师附小”等三种类型治堵治乱的成功示范为带动,在市区再创建一批畅通样板街区,采取取消三轮车违法运营组合拳的方式,再消除一批乱象成因。

    推动实施主城区静态交通规范化、市场化管理,探索和深挖路侧、楼旁、地下等停车资源,推进立体停车场建设,改善停车难的现状,对擅自设立停车场乱收费现象进行清理。

    针对辖区国省道重点交通违法特点,以国道108线、309线和省道329线三种道路线型与安全隐患特征治理为依托,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大与“三超一疲劳”交通违法隐患交叉重叠点段的专项查处力度,严查重处货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创建我市国省道交通安全管理的三条样板路,以点带面,逐步实现我市国省道路通畅有序,事故总量下降的目标。

    提高民警覆盖率、见警率、管事率和纠违率,逐步完善针对已查处的无证人员教育、处罚、宣传、办证的“四位一体”流水线作业工作模式。

    对无证驾驶摩托车、酒后驾驶摩托车、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三类”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重点矫正,建立“三类”重点交通违法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

    建设高效、全能、实用、节俭的交通指挥中心,有步骤地增加科技投入,有效落实公路防控体系建设目标任务,推动市区信号灯智能化,扩展电子警察抓拍功能的运用范围,建立和健全新的系统运行维护机制,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成本合理、工作高效。

    以“文明交通示范团队创建工程”为引领,开展针对性教育,有的放矢地对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旅游等群体中开展交通安全示范团队创建活动,以此带动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戴头盔、考驾照、办牌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

    坚持快捷、服务、便民、高效的原则,将县级车管所做大做实,加快车驾管业务稳妥下放到各大队的工作步伐,探索在中队、乡镇、村委会办理车管业务机制,严格驾驶人考试组织,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全程科技化、透明化和公开化。

    记者 郑轲 卢凯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