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5·12”国际护士节的设立,众所周知,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在几乎以女性“一统天下”的护士行业里,男护士则显得凤毛麟角。于是,他们有了另一个称谓——“男丁格尔”。
闫文红便是其中之一。这个出生于1986年的小伙子,在临汾市荣军康复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已有10个年头。5月10日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笑了笑,这样概括自己的工作:“做精神科的护理工作,不仅要细心、耐心,还要经得住骂、挨得起打。”这样的概括,不是没有道理。由于闫文红在工作中直接接触的都是病情复杂多变、行为异常、思维病态的精神病患者,患者在发病时随时会出现自杀、自伤、毁物和伤害他人等行为。除了要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还会遭受患者发病时的辱骂或拳脚相加。
面对这样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护理群体,闫文红说:“所以我觉得在做精神科护理工作上,男护比女护更具优势。因为男护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更强一些。”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几乎事无巨细,看起来更像是保姆。每天交接班后,他们都要对患者进行人数清点、整理床铺、排查安全隐患以及料理患者的日常生活。“洗脸、剪指甲、刮胡子、喂药……这些都是护士要做的。”闫文红告诉记者,尤其是在喂药时,有些患者觉得自己没病拒绝服药,要么偷偷把药丢掉,要么把药放进嘴里藏在舌头底下不咽下去,所以在给病人喂药时,他们让患者当着自己的面把药咽下去后,再检查一遍整个口腔。
类似喂药这样,吃饭时间也需要护士细心观察、耐心劝导。闫文红一一举例:“吃饭的时候,我们都要仔细观察每个病人的情况,防止出现噎食。有些患被害妄想症的病人怀疑饭里有毒,不吃饭;而另外一些病人恰恰相反,他们老觉得自己的饭不够,去抢别人的饭吃。在这种情况下,都要对他们进行劝导。”闫文红补充说:“如果值夜班,每隔15分钟或30分钟就要巡视一圈儿,看看是不是有病人坠床、蹬被,还要观察病人的睡眠质量和情况。比如,抑郁症患者发病多在凌晨,这就跟睡眠质量有关,休息不好就容易发病。”相较日常护理工作,安全则是精神科护士工作的重中之重。
除了要防止患者外套、检查是否藏有筷子等具有潜在危险的器具外,还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
10年的工作经历为闫文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比如,拳头紧握、下颚紧绷就是发病前兆,需要赶紧采取措施。”他告诉记者,有些患者在发病时,轻则谩骂、吐口水,重则拳脚相加。10年来,他挨过多少患者发病时的打骂,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太正常了。我们医院的男护哪有没挨过几拳的。”2013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被送进了医院病区。当晚23时许,这名患者开始情绪暴躁,拼命用拳头咣咣砸病区的铁门,大喊“我要出去!我没病!放我出去!”闫文红上前劝阻时,这名曾练过散打的患者突然停止砸门,一拳打在了他的脸上。他忍着疼痛,一边安抚患者的暴躁情绪,一边劝说其先回病房。
见此情景,一同值班的女护士赶紧打电话向保卫科和其他科室求援。几名同事很快赶到,对这名发病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后,闫文红这才去处理脸上的伤。
尽管闫文红现在早已习惯这样的工作环境,但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他坦承自己也曾想过放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他说:“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有人来干,我只不过是选择了众多平凡岗位的其中一个。”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加倍地付出。在同事和领导眼中,闫文红爱岗敬业,是一名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好护士。尽管像带着患者到工娱疗康复科唱歌、画画、练书法,或到室外做操、晒太阳等这些日常工作简单而又重复,但他从来都是认真对待、用心做好。就连在该院举办的联欢会上,为了和一名患者合唱好一首《祝福》,他还专门让唱歌好听的同事指导、排练。
闫文红坦然道:“仔细想想,其实他们(指患者)也很可怜、很痛苦。我有一个亲戚和他们一样,也是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看见他们,我就想起我那个亲戚。谁不想有个幸福的家庭呢?说实在的,只要他们能痊愈出院、回家,我这个当护士的就很欣慰了。”也正是因为闫文红视病人如亲人的极大耐心和爱心,得到了很多患者的尊敬和家属的肯定。2014年,他还被评为该院的“明星护士”。
对于“男丁格尔”这样的称谓,闫文红笑着说:“当时上学时我们班一共50多个男生,可到现在还在做护理工作的不超过10个,其他的全转行了。有时候和同学、朋友们在一起时,他们会拿我的工作开玩笑,但是我希望、也相信,这个社会慢慢会给予我们男护士,尤其是精神科男护士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卞志强)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