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策划语:
“看到吸烟的人,连狗都躲着走;吸烟的人夜里咳嗽,贼不敢来偷东西;吸烟的人‘走’得快,所以永远年轻……”这些网络段子让人在开怀之余,不禁反思吸烟带来的危害。相关数据表明,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小等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就越严重。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戒烟的话题上,谁都不是旁观者。今年的5月31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无烟日,让主动戒烟、绝不敬烟、共同禁烟成为社会风尚,齐心协力创建健康的“无烟生活”。
策划人 李静
拆整零卖 不良商家瞄准学生
吸烟有害健康,而未成年人吸烟更是危害深远,让未成年人远离烟草伤害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市区的一些超市、商店乃至学校门口的便利店,未成年都可以畅通无阻地购买到香烟。
5月27日中午,13岁的阳阳,来到位于平阳南街望飞巷附近的一家小卖部,提出要买一盒香烟,而老板什么也没问,就卖给孩子一盒烟。同样,在平阳南街贡院街口的一家便利店,不到一分钟,阳阳又购买了一盒 香烟。阳阳如此轻而易举地购烟得手,只是现实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个“镜头”。
在记者的走访中,许多商店服务员根本不知道,不能售给未成年香烟一说。
18时许,正值放学时分,记者在七中巷的一所中学门口发现,数名身着校服的初中生来到一家商店,其中一名男孩用10元钱购买了一盒香烟。之后,这些少年打开香烟包装,旁若无人般地开始“吞云吐雾”。
在一家商店内,数十款香烟摆放在醒目的位置,价格从四五元到二十多元不等。记者提出要买一盒价值10元钱的香烟,这位老板随手就递给记者一盒香烟,但是这盒烟的外包装已经撕开。见此状,这位老板不好意思地说:拿错了。”记者询问原因,该店老板说:店内的香烟散着也卖。我这儿不卖,别的店里也会卖。”这位老板解释道,学生买散烟主要是在学校怕老师发现。
19时许,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饭店里就餐的几名学生也不忘“咂”两口。记者在和他们攀谈中得知,这些学生都是初三的学生,平时买一盒烟一天抽不完也不敢带回家、带回学校,而散烟虽然贵一点,但想买几根就买几根,抽完了再嚼上一片口香糖,家长、老师都发现不了。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附近的几家商店,发现除了一些饭店不售卖香烟外,其余的商店,乃至文具店都有香烟出售,而且有很多已经打开包装的香烟。
记者 苏亚兵
另辟蹊径 坚持不懈远离香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一宣传语印在每一个烟盒上。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无数人为烟痴狂,一己的快乐不仅损害了自己的身体,更是影响了身边人的身体健康。一些烟民想要戒烟,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只得作罢。
5月30日,对此,记者对市场上的戒烟产品做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市面上的戒烟产品花样多,价位参差不齐,甚至还有一些食品和药物。
49岁的资深烟民杨先生介绍:对于老烟民来讲,戒烟难并不是因为烟瘾大,而是抽烟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说到这里,杨先生显然有几分尴尬:记得有一次我跟客户见面,签合同的时候,客户给我递笔,我习惯性地用食指和中指接,对方是女同志,人家愣了一下,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不妥。”
提起市面上的香烟替代品,杨先生侃侃而谈:我个人觉得找香烟替代品,也得看个人的情况而选择,有的人习惯了手里拿烟的姿势,那就可以选择电子烟来替代;如果只是嘴巴不抽烟觉得空,就可以选择吃零食。我差不多已经有两年没有抽过真正的烟了,每次想抽烟的时候,就抽上两口电子烟,不光能体会吞云吐雾的那种感觉,而且不会对自己和身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我都几十年的烟史了,前几次戒烟都没成功。”家住贡院街的许先生介绍,“只要不抽烟,就会觉得嘴里没味。后来听朋友的话,每次想抽烟时就吃点零食或者水果。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口袋里经常带一些瓜子、糖果,想抽烟时,就吃瓜子、糖果。为此,朋友们还老笑话我,说我返老还童。”
尽管朋友老开自己玩笑,但许先生依然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零食是吃了不少,可是吸烟的习惯,倒慢慢地戒掉了。
记者 杨杰
“老烟枪”的戒烟故事
“一场大病后,我戒烟了”
63岁的秦天有是刘村镇的村民,说起戒烟,他感触颇多:年轻时,不懂吸烟的危害,把家人的好意当耳旁风,到了这个岁数真的该戒烟了。”
从15岁起,秦天有就开始吸烟,至今已抽了48年了。从旱烟袋、卷烟丝,再到过滤嘴香烟他都抽过。15岁时,秦天有的发小都吸烟,他也开始“冒烟”,觉得那姿势帅呆了,于是抽烟的数量和次数越来越多。
回忆那时吸烟的故事,秦天有有说不完的话。那时,很多人是卷烟丝,只有家境好的人抽有包装的香烟,而且有很多香烟是从外地捎回来的,“大前门”就是当时比较流行的牌子。
后来,他到砖厂干活,每次干完活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和工友坐在墙角抽几根烟,似乎这样才能解乏。那时,秦天有吸烟数量最多,每天抽两包。当时,长辈们就让 他少吸烟,但他怎么也听不进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吸烟成为男人间的一种交流方式,他的吸烟理由愈加充分。于是,衣服上烧洞、偷家里的烟等故事,时有发生。
近年来,国家支持百姓戒烟,秦天有身边的一些朋友意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于是纷纷戒烟。他也试着戒烟,但屡试屡败,反而“变本加厉”。
直到去年,秦天有得了一场大病,医生要求他戒烟,家人也劝他戒烟。身体的不适,让“老烟枪”告别了曾经的最爱。“不吸烟的感觉太好了,好多平时嗅不到的味道都能嗅到。咳嗽的次数少了,胸不闷了,痰也少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抽过烟。
秦天有说:其实到了我这个岁数,别说家人让戒烟,就连自己也觉得应该戒烟了。
说得高调点是为了他人,说得朴实点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记者 郭秀婷
小饭店仍是“重灾区”
公共场所禁烟呈差别化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酒店和商场等公共场所,发现饭店仍是吸烟的“重灾区”,而在大型商场里难寻吸烟者的踪迹。
5月28日晚,记者来到建设路附近某火锅店。虽然大厅里悬挂着“吸烟有害健康”的标示牌。但吸烟者们视而不见,纷纷“吞云吐雾”。对此,该店负责人表示,火锅店是小本生意,而消费者就是上帝。一般情况下,顾客抽烟我们是不会主动劝阻的。另外,如有顾客反映室内空气不佳,我们能做的就是开窗或者加大室内空气循环,进而保证室内环境。随后,记者又前往了几家小型饭店了解到,他们大多不会制止顾客吸烟。
而一些全国连锁性质的无烟餐厅,一旦发现有顾客吸烟便主动劝阻烟民吸烟,并强调餐厅为“无烟餐厅”。某无烟餐厅服务员小刘表示,他从事餐饮服务已有3年。对于消费者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问题,他表示,市民的自控能力都在提高,而且很自觉。只要在消费者进店时提醒餐厅为无烟餐厅,大家都会自觉遵守。
除饭店外,在多家购物商场里,随处可见禁止吸烟的标识,基本看不到吸烟的市民。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公共场所,若想要禁止吸烟,很大程度上是靠经营者劝导,吸烟者相对较少;反之,烟民则肆无忌惮,想怎么抽就怎么抽。
记者 祁欣
■链接
公共场所禁烟有关规定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