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随着蔬菜保护地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黄瓜褐斑病发病面积逐年增加,危害也逐年加重,使保护地黄瓜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已成为保护地黄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叶病危害之一。为此,记者采访了翼城县菜业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张健,他告诉记者:“无论日光温室,还是塑料拱棚,黄瓜褐斑病目前已成为黄瓜病害中危害黄瓜较重的病害,它对黄瓜的危害远远大于黄瓜霜霉病,发病严重时,一周之内,叶片能从下部一直干枯到上部,此病对黄瓜产量影响极大,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减产50%以上。菜农需做好有效的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
该病菌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分钟。种子播种之前,用常温水浸15分钟后转入55℃热水中浸种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让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6小时至8小时,南瓜种子浸种8小时至12小时,捞起晾干后,置于25℃至28℃处侵芽。
2.清除病原
及时疏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传染源;通过疏叶,增加株间通透性,降低空气湿度,有效地控制病害。
3.适时追肥
棚室内黄瓜,应根据天气、产量,及时追肥。褐斑病发生大多是叶色变黄,植株衰弱时,易感染病菌,夏季一般5天至7天浇一水,气温较高时3天至5天浇一水,每亩次追高氮高钾复合肥20千克,可浇一水、追一次肥。每隔7天喷药时加入叶面肥,可喷施白糖150倍+硕丰481(芸苔素)7000倍+海藻酸叶面肥如雷力2000或泰宝动力王500倍至700倍。
4.合理选药
一般用治霜霉病和角斑病的药剂治褐斑病,效果较差。通过试验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混60%百泰(吡唑醚菌酯、代森联)15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如果病害已大暴发时,除喷药外应追施含硝酸铵冲施肥每亩次20千克,以加速植株生长。
记者 杨文婷 王婧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