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考生:后高考时期 要放松但不放纵

2016-06-14 11:04: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高考结束,随之而来的是长达3个月的等待时间,又称“后高考时期”。“后高考时期”“自我放养”,填报志愿、录取发榜,一环扣一环,大多数考生期待中伴有焦虑,容易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对此,我市一所中学的老师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注意心理保健,适当调整心态,合理规划暑期生活,防止孩子患上“考后综合征”。

  当心“乐极生悲”把握尺度放松

  高考后的暑假是学生聚会和旅游的旺季,危险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出现。高考后家长和考生都松了一口气,家长往往会在此时忽视对孩子的监管。考生觉得考试结束了会有“大解放”的感觉,往往过于兴奋,在太兴奋的情况下去放松,就容易出一些安全问题,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得意忘形”。

  市民程先生的儿子高考结束了。程先生说。虽然考试结束了,但也要适度限制孩子的户外活动,如果不分昼夜地唱歌、看电影,或是通宵上网打游戏,很容易让大脑过度兴奋,导致疲惫、头晕。连续几天就会让人全身乏力,精神恍惚,从而降低免疫力,影响健康。

  程先生还说,对于孩子假期出行和聚会的情况,家长在给予自由的同时要把握好尺度,发现危险性活动,家长必须坚决制止。同时,这也是进入大学之前的调整期,家长应该有针对性的为孩子提供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建议,比如结伴旅游、看电影,或选择一些感兴趣的书籍来阅读,进行爬山、游泳之类的体育锻炼等,放松一下心情。

  摆脱“低迷失落”学会面对失意

  不可否认,高考对人生未来走向很重要,但它不是左右人生未来的唯一标准。高考成绩受到家长和学生普遍重视,成绩下来后,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或家长给予的压力过重,造成一些悲剧事件。家长应该正确看待成绩高低,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安慰,不能让孩子背负上心理压力。

  “如果考试之后成绩不是太理想,会有自卑沮丧的情绪,加上高考前很大的压力,有些考生在这个时间可能陷入一种比较郁闷的状态。”我市一所中学的李老师说,在这种状态下,需要家长和考生正确地看待考试的问题,调整情绪,要明白高考虽然是重要的台阶,但高考的成绩不能完全决定人生和代表未来,漫长的人生中高考只是其中一步,就算这一步没有走好,也不代表未来会比别人差,这时候家长需要帮助考生收拾好心情,走出情绪低落的状态。

  李老师还建议,对于高考自我感觉不理想的考生,更应当早做准备,为之后的路做一些规划和努力,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引导孩子做一些适当的放松,比如跟好朋友倾诉聊天,跟师长沟通请教现状的解决办法,都是很有必要的。

  避免空虚 利用暑假规划未来

  高考后的暑假比考生其他学年中的任何一个暑假都漫长,对于考生来说是自我充电的好时机,要好好规划。

  “如果心中有了心仪的大学或专业,可以上网去了解一下这个专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在假期有意识地朝着专业的要求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如果还没有理想的专业和学校,则可以上网搜索招生方面的信息,将自己的成绩、性格爱好和专业方向做一个匹配;以便接下来填志愿。”市民张女士说。

  同时,家长们在帮孩子选择志愿外,还应以平常心态对待。该上班的上班,该休息的休息,不要让孩子觉得周围的亲人都在关注他,这样会给他造成心理压力,一切跟平常一样就行。

  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