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临汾文化盛事盘点
临汾新闻网讯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市文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夯基础、强管理、创品牌、出精品、扶产业、促融合”为基本思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明显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弘扬,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年来,我市广大文化工作者发挥文化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笑逐颜开。
◆2月4日,我市以“美丽临汾”为主题举办了猴年春晚,为全市人民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拉开了我市2016年“大美临汾”文化活动基层行的帷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农村、工地、学校共演出30余场。
◆2月26日,临汾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启动仪式暨集中示范活动在侯马市凤城乡凤城村文体活动中心举行,随着“三下乡”启动仪式的举办,文化下乡拉开帷幕,市直三团送戏下乡共计475场。
◆3月,启动《赵城金藏》复制工程,此项工程是我市“平阳记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复制完成52卷近200卷经藏。同年12月16日,在京召开了《赵城金藏》复制工程新闻发布会暨文化促进研讨会。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由临汾市委宣传部、临汾市文明办等单位举办的“文化山西·书香临汾”2016年全民阅读活动宣传日活动,在临汾市平阳广场举行,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全面开展,并在活动中首次发行了“惠民卡”,以培育群众文化消费的意识和习惯。
◆5月18日,“华夏之根文明之旅”尧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在我市正式启动,为期22天的活动规模空前,影响巨大,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彰显出帝尧文化的时代价值,招商引资系列活动钵体满盈,为加快我市“四个全面”和“六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2016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竞选活动中,全民助推我市“申旅”,市小梅花蒲剧团的《挂画》和洪洞县13位年过花甲的农民威风锣鼓参与了竞选演出,并积极提供了多种优秀民间传统文艺表演项目和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将投票宣传贯穿于各级各类文化活动中,引发全民“申旅热”。
◆7月1日,我市第十一届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历时一个月,以“永远跟党走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展示了我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把核心价值融入文化载体,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引得群众广泛好评。
◆以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为契机,组织了非遗宣传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近年来所取得的保护成果。出版发行了《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仅2016年一年,我市新增市级非遗项目69项,并有36项正在申报省级第五批非遗项目。
◆承办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包括第十三届华北五省(市、区)门球精英赛、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山西赛区总决赛、“天下第一牡丹”自行车骑游、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城市网球邀请赛、山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的拳击、武术散打项目、山西省“我爱足球”民间争霸赛临汾赛区暨临汾市七人制足球比赛、山西省先进乡镇健身秧歌及百姓健康舞比赛、山西省第二十五届体育舞蹈锦标赛、第十届“尧王杯”围棋赛,市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等全国、全省性赛事。2016年全国射击锦标赛我市射击运动员成绩优异,并有两名运动员获得了明年全运会的参赛资格。2016“蒙牛杯”全国柔道锦标赛上,我市运动员张雯夺得63KG级别的冠军,此次锦标赛是全国柔道水平、单项级别最高的赛事。此外,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中,派出427人的代表团在14个项目的比赛中,共获得27金41银42铜,总分1200分的好成绩。
◆文化艺术创作硕果累累。进一步锤炼打磨和创作编排了蒲剧古装剧《琵琶记》,眉户历史剧《五女拜寿》,新编现代剧《槐根》等,各县市也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艺术创作。蒲剧现代戏《红色绝唱》、眉户现代戏《洪洞好人》和小戏《特殊的陪嫁》成功申报国家舞台艺术基金项目。蒲剧古装戏《洗雪铁丘坟》参加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获得成功;原创经典蒲剧《河魂》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成功展演。
◆12月22日,市第四届“梨花奖”青少年戏曲大赛在市区梨园堂正式拉开序幕,此次戏曲大赛是“临汾市戏曲精品进校园”活动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比赛,使广大青少年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戏曲艺术,发现优秀戏曲后备人才。记者 段碧蓉 安月琦
大众旅游时代亮点多
临汾新闻网讯 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正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旅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旅游业是五大幸福产业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旅游业发展将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当今的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
我市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731.59万人次,同比增长26.0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46.94亿元,同比增长26.6%;接待入境游客34965人次,同比增长5.0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05.75万美元,同比增长5.59%;实现旅游总收入347.75亿元,同比增长26.5%……
一串串喜人的数字,展示了我市去年旅游工作的可喜成就。2016年,我市开拓创新、协调配合、扎实工作,文物旅游工作全面完成了预期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2016年,我市印发了《临汾市旅游业改革发展行动计划》;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又分别制定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临汾市关于推进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以及《临汾市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办法》初稿。为确保文物安全,我市制定了《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草案),全力推进侯马、曲沃、翼城完成侯马晋国遗址、曲村—天马遗址、大河口遗址三个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相关政策的制定出台,奠定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引领作用。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市博物馆基本完成了文物的遴选和基础数据编辑工作。建立了文物数据库,并启动了文物清理、修复、借展、征集工作。向省文物局上报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2293.43万元,向省发改委申请2016年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2500万元,申请2016年新增一般债券资金项目资金1000万元,补报了5个“十三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储备项目、6个旅游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建议项目、推荐优质项目4个、上报2017年旅游项目投资计划10个。去年共申请中央资金600万元。云丘山综合型景区和霍州署文化旅游配套区被列为省重点工程,全市十大领域旅游项目中的8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完成投资8亿元。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继续推进山西南部早期木结构建筑维修保护工程,14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如期完成,其余各处维修保护工作正在积极推动。继续推进彩塑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启动了东羊后土庙、蒲县东岳庙、隰县千佛庵、洪洞广胜寺彩塑壁画保护工程。继续推进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市登录国有收藏单位46家,登录藏品总量44623条目,417874件/套。其中行内国有收藏单位22家,行外国有收藏单位24家。积极申报中央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
◆积极开展旅游营销。通过认真筹备旅发大会主办城市申办活动,我市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节目竞演中,荣获“最具人文体验和历史价值旅游城市”。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中央电视台主流媒体周期滚动播放临汾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中国旅游报》制作了临汾专版,热点高铁线路视频滚动播放我市重点景区,太原南站出站通道设置旅游灯箱广告14块,持续打造我市旅游主题形象。去年以来,我市组织重点旅游企业参加了省旅游局组织的沪赣皖、云贵琼、川渝“晋善晋美”旅游专题推介会、北京旅游博览会、天津旅游产业博览会、宁夏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海旅游节等。“中国根·黄河魂”旅游形象深入人心,提升了临汾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美誉度。
◆旅游品牌创建不断推进。去年10月我市大槐树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5A级旅游景观质量专家评审,被列入创建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有望在今年创建成功。洪洞秦壁创意农业整合示范园、襄汾燕村荷花园观光农业旅游景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去年11月,洪洞县、吉县、隰县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在全市开展全域旅游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扎实开展旅游扶贫。对部分贫困县(市、区)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汇总、分析,明确目标、确定任务、因地制宜、依托优势,积极推进扶贫开发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以来,组织全市29个贫困村干部参加国家旅游局北戴河培训班。组织乡村旅游重点县、乡村旅游典型单位 负责人参加浙江大学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和山西大学乡村旅游发展创业创新高级研修班,通过培训提升了乡村旅游人才业务水平。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扶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全市有56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获得了中央913万元资金支持。
◆加强旅游商品研发工作。2016年,我市组织旅游商品生产研发企业赴义乌参加了“浙江义乌国际旅游商品展”,商品展上,洪洞大槐树“姓氏家谱”获得了参赛权,丰富了全市旅游商品的种类、数量。与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了“中国尧舜文化研创中心”,致力于具有临汾特色文创产品的研发,目前整体工作推进顺利。
◆全力推进对外交流。加大旅游业对外合作力度,以合作促发展,精心抓好旅游。成功组织了“2016年华文教育·杰出人士、华校校董华夏行”交流考察团25个国家,138个华文教育示范机构的210余名负责人来我市进行文化考察和交流活动,接待了来自澳门的37名华裔青少年来我市参观交流。与德国北威州在国际友城、新能源合作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对外开放整体形象。记者 贾佳 王晓静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