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秀婷) 今年“小升初”未到,民办学校又开始“热闹”起来……4月9日,记者从我市教育局获悉,他们刚刚向各县(市、区)教科局、市直中小学、各教育培训机构下发了《临汾市教育局关于严禁民办学校违规提前招生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市教育局对今年我市“小升初”期间的招生作出具体要求。
据了解,近期,我市个别民办学校采用招生咨询、学校网上报名、学校开放日、面试、测试等形式提前开展了招生活动;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打着民办学校的旗号开展招生宣传,组织小学生进行测试或竞赛,并声称测试竞赛成绩与民办学校招生挂钩。这些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国家和省、市规范民办中小学招生行为的有关规定,同时也扰乱了中小学招生工作秩序,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影响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措施的落实,在社会、学校、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和中小学教师从教行为,维护良好的中小学招生秩序,市教育局将严格规范民办教育招生行为。其中,提前开始招生活动(包括提前招生登记、组织开放日等);采用笔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统一考试方法“掐尖”选拔生源;进行虚假或违规宣传,作预录承诺;与培训机构、个人合作或运用社会机构测试(竞赛)结果录取;提前预录学生并收取费用;无计划、超计划或超范围录取学生均属于违规招生行为,教育部门将视其情节轻重采取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核减招生名额、违规录取学生不转接学籍并予以清退、取消招生资格、停止年检、吊销办学许可证等措施进行处罚。此次规范招生情况将列入民办学校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发布,对存在乱收费的民办学校,教育部门将提请有关职能部门依规采取责令退款、没收、处以罚款等措施。
全面规范民办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也是此次整治的重心。市教育局将加强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确保民办培训机构依法、诚信、规范办学。超过核定办学范围办学;在核定办学地点之外组织考试活动;以“某某名校”、提前占坑”等诱导性语言进行虚假夸大宣传,随意承诺;以推荐入学为名组织选拔性考试,干扰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公布或向第三方提供学员的学校、考核或测试成绩、名次,或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以“国学班”诗经班”“私塾”一对一”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假借为民办学校招生收取中介费用等违规办学的培训机构,由教育等部门依法予以警告并限期整改,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或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7月份,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将统一进行,届时将发布招生政策和程序等相关内容,现阶段个别民办学校所有提前招生的行为均为违规招生,因违规提前招生导致的学籍不能注册等后果,均由招收学校和学生个人负责。
又讯 为更好地规划好孩子的求学之路,市教育局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家长致信,帮助家长们解读和分析招生政策等有关问题。
在“小升初”中,免试入学是政策法律规定。市教育局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决不允许出现超规模、超班容量招生现象。如发现违规行为,将严肃追究责任。
免试入学是最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最经济、最合理、最人性化的就学方式。同时,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近几年,各级政府在财政投入上重点向教育,特别是向农村学校倾斜,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优质教育服务。
盲目择校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盲目择校存在很多弊端,且今后不能享受我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优质高中指标到校的优惠待遇。随着政策执行力度不断加大,违规异地求学者还将面临更严限制和更多问题,市教育局希望家长自觉执行免试入学的相关规定,自觉抵制民办学校提前招生、考试入学等违规行为,不要将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要因盲目跟风、互相攀比,给孩子的身心和学业造成伤害。
除此之外,家长们还应该全面深入了解入学各项政策,让孩子们更好地就近上学,享受到更加优质普惠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