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建设学习型强国

2019-11-12 09:07: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放眼新时代,当终身学习成为时尚和潮流的时候,社区教育无疑成为面向各类人群、提高全民素质的最佳平台。

  一年多来,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社区教育蓬勃发展,发挥了“小社区大贡献”的功效,在推动社区治理、维护和谐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位等多个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全市选取了8个典型,既有县(市、区)的做法,也有乡镇、妇联及街道办事处的做法,呈现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特点。愿以此为借鉴,进一步发力办好社区教育,为学习型临汾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临汾广播电视大学

辐射服务功能 助力终身学习

社区老人老有所乐

  临汾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市属成人高校,是临汾市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具有全市成人教育、非学历教育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近年来,在辐射社会服务功能方面,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尤其在推进社区教育新发展方面,努力争当排头兵,主动占领新高地,发挥了为市委、市政府智库建设、促进决策部署、推动工作参谋助手作用。

  高站位起步。在借鉴兄弟省市“以社区教育为抓手,构建终身学习”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市百余个社区进行广泛调研,为全市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参照和有益借鉴。

  高层次布局。社区大学和临汾市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设在电大,在其推动下,市委、市政府将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目标进行考核,精心部署,加快推进社区教育。

  高质量推进。2018年8月,市政府出台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文件后,电大的社区教育步入了一个快车道,现已完成临汾终身学习平台建设,“电大在线”“干部在线”和“居民在线”叠加融通,“学习,让生活更美好”成为基本理念。目前,正在着力加快推进立法建设,从立法层面推动临汾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尧都区

打造区域特色 构建“四创”格局

亲子阅读其乐融融

  尧都区坚持党建引领,典型开路,共畅共享,全民参与,创建工作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呈现出三力联动、点网纲举、百花齐放、多元保障的强劲态势,“一乡一品牌、一街一特色”创建格局逐步形成。

  创新载体抓亮点。各乡镇、街道立足实际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特别是乡贤街办事处以空巢俱乐部为载体,搭建学习交流大平台;车站街办事处依托“新市民素质教育”工程,全年举办社区讲座和培训百余场次。

  创新培训显特色。各乡镇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深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特别是贺家庄鲜桃管护、贾得乡葡萄管护、屯里镇食用菌技术推广等教育课程,深受群众欢迎。各街道开展多样活动,社区教育共创共建共享特色凸显。

  创新活动惠民众。各成员单位想在前、走在前,主动服务。区委组织部一月一主题,以党日活动带动红色教育遍布城乡;区文明办的“文明出行”、司法局的“送法进社区”、教科局的科技活动周等百余项社区教育活动,让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

  创新实践展魅力。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暑期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全区学生到社区报到人数达13000人以上,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1392场次。同时,还建设了区早教实验基地、15个早教指导站,开展了0—3岁的早期教育活动,惠及2500余户家庭,提高了全区0—3岁儿童及看护人的受教育率。


曲沃县

构筑“第二课堂” 促进就业民生

厨艺大赛各显身手

  曲沃县以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为依托,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以及各类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工作的新路径,社区教育工作初见成效。

  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放共享解决场地。依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个主阵地,为全县人民提供实地培训场所;全县11所初级中学和40所小学定期向社区开放,以解决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群众的需求;各乡镇的文化活动站、农民课堂、农民职业培训中心、各类协会活动场所定时开放,真正做到各类教育无缝对接,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培训,为再就业创造条件。利用新潮职业培训学校为下岗职工、农民工、残疾人等创业、就业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各种技能培训。近年来先后组织各类培训800余次,培训服装设计人员18000余人,手工编织班共免费培训农村妇女达12000余人,电子商务学员520余人,保姆、月嫂、男女护工等培训11000余人,外输劳动力5000余人,培训结业各类学员达46520余人,深受下岗失业人员的欢迎。

  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教育成效明显。利用社区宣传栏、横幅等阵地,大力宣传思想政治、道德文明、科学文化、民主法治等知识。同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和青少年的社会知识,受到他们欢迎。


安泽县

依托各类载体 凸显荀乡文化

社区教育稳步推进

  安泽县全面依托县委党校、培训机构、荀子讲堂等各类教育载体,广泛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区,逐步营造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环境和氛围。

  依托县域特色,开展主题教育。开展了以“学荀子经典”和“传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系列社区教育,促使全县群众持续树牢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老年大学创新利用。开设了以老年人为主的棋牌室、阅读室等,共吸引千余名老人学习交流提升。

  职教中心充分利用。积极发挥职教中心的作用,针对下岗工人、无业居民、残疾群体等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满足居民对技能以及工作能力提升方面的需求,促进就业创业。

  村庄旧址改造利用。利用已经废弃的旧址打造了具有荀乡特色的书院建筑群,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优势。

  采用“一室多用,一课多授”和“请进来,选出来”等方式将外聘教师以及本县教师组织起来,为居民普及文化等各方面教育。同时,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多项公益教育活动,带动全民学习热潮。

  社区党员示范引领。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持续增强广大党员服务意识,提升党员服务水平。


霍州市妇联社区分院

聚焦妇女主业 提升文化素养

读书活动滋养心灵

  霍州市妇联以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居民素质为主线,以“妇女之家”为阵地,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全面深入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举办创业就业培训。培训妇女达5000余人次,尤其是经过母婴护理师培训的妇女在外就业达500余人,每年创收达3000万元以上。

  做实“家”字文章。面向社区妇女和家庭,组织开展“最美家庭”推选、“最美家庭故事秀”主题征文等活动,引导更多的家庭树立现代、文明、和谐的家庭新理念。

  加强科学育儿教育。以“妇女之家”为阵地,开展阳光母亲大讲堂、女性健康知识大讲堂等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家庭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市的家庭教育工作,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倡科学育儿观,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襄汾县贾庄社区学校

健全领导机构 建设美丽乡村

种植专家上门授课

  襄汾县贾庄村扎实开展阵地建设,建立了一支由专家、教师、志愿者组成的高素质培训队伍,建立了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机制,健全社区领导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实现了社区教育村覆盖。

  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百万余元,修建集电子屏、居民展览室、藏书3000余册的农家书屋、多功能舞台、书法绘画活动中心等培训设施为一体、环境优雅的高标准培训中心,各类培训成为常态。

  一年多来,社区举办了电焊、电工、小麦种植、广场舞和书法等多种培训,中年人学到了一技之长,有了赚钱的资本。并开展了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夕阳红”文艺宣传队和舞蹈队,编排了《迟到的孝心》《扔木碗》等小品,宣传身边的人和事,深受群众欢迎。连续多年举办贾庄村春节联欢晚会等,成为村民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侯马市秦村北社区

“五民行动”齐抓 幸福指数飞升

普法宣传定期举办

  侯马市秦村北社区以开展“五民行动”为抓手,为居民提供了精准化、精细化、多样化的服务。

  便民行动:通过开办“爸妈食堂”“四点半学校”“一站式服务”等,为老年人、放学后无人陪伴的孩子、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各类服务。

  助民行动:通过搞募捐、做义工、申请低保等形式帮扶困难群众和残疾人;组织下岗职工、无业居民参加烹饪、修理等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技能和本领。

  睦民行动:举办百家宴、包饺子比赛等多届邻里节,办成居民联欢、交流的大平台。提供各类心理服务,让居民心灵得到栖息。

  乐民行动:开展以阅读、书画、花卉栽培和插花为主要内容的“书香、墨香、花香”三香活动,让居民生活充满文化气息,更加温馨惬意。

  惠民行动:开展“净化工程”,组建“政法干警+平安志愿者”队伍,建立联勤联动机制,把矛盾风险解决在基层;开展“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不断美化人居环境,居民幸福指数有效增强。


隰县龙泉镇乐安村

搭建教育平台 满足多元需求

技术培训促民增收

  隰县龙泉镇乐安村社区学校聘请相关专业教育人士担任校委会成员,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养殖大户、种植大户等组建成一支讲师团,构建起一个为全村及周边群众提升道德素养和提供技能培训的平台。

  建设电商平台。在社区学校设立村(中心)—户(分支)电商平台体系(即村里设电商平台服务中心,各户设立电商平台分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整合各类资源。依托社区学校平台,整合利用现有的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党员电教、科普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法制教育等各类教育资源,构筑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无缝对接。

  构建大教育平台。把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能手邀请到村里,让村民接受新思想、掌握新技术。加大外出务工就业培训,加大对会计、服装、建筑、焊接、家政等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开展知法守法、卫生保健、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等培训及服务,满足村民多方面的需求。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