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张春茂) 近日,我市作家董爱民历时三年完成的纪实文学作品《走近董寿平》,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市作家挖掘故乡历史文化、展现故乡历史文化名人风采的一部纪实力作。
三年期间,董爱民先后10余次前往董寿平老家洪洞县辛村乡杜戍村走访,多次前往董寿平生活和工作过的北京、四川等地寻访他的旧闻轶事,多次赴襄汾县、尧都区、运城市等地收集整理与董寿平有关的书画作品资料和相关故事,与此同时查阅翻看了《董寿平先生纪念文集》《董寿平传》《中国美术史》等20余种文献、书籍及视频资料。初稿完成后,董爱民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要求,多次核实、研讨、修改书稿,使该书最终得以面世。全书共28万余字,由39个独立成篇而又相互关联的篇章组成,记录了董寿平从1904年在洪洞出生,到2004年根据董寿平遗像完成的雕塑“叶落归根”洪洞中心广场期间的众多历史钩沉和人物事迹。书中涉及董氏家族外的人物70余人,既有辛亥革命后赵城县第一任县长、董寿平舅舅陈风标,有近代史上在山西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风云人物张瑞玑、温寿全、王世英等,有著名学者沈尹默、马一浮等,也有书画大家徐悲鸿、启功等。
董寿平是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友协理事,北京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第五届、六届政协委员。他出身于诗书世家,高祖董霁堂为清中叶著名书法家,祖父董之焕为清翰林,以诗书著称于世。董寿平受家庭影响,自幼喜爱书画,在画界享有“董梅”“寿平竹”“黄山巨擘”的雅誉。
省作协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张行健表示,《走近董寿平》是一部传记风格的纪实文学作品,内容详实大气,而且凸现了个性,生动展现了故乡故土上走出去的文化名人风采。
该书的作者董爱民为洪洞籍作家,省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在《诗歌报》《草原文学》《山西文学》《黄河》《山西作家》《都市》等文学报刊发表诗歌、散文100余篇(首),其中散文《东边井儿》被《读者(乡村版)》刊发。出版有长篇小说《魔子努娃》《大槐树移民记事》、散文集《东边井儿》,主编了《洪洞人文大辞典》《洪洞文化系列丛书》等。
又讯 11月8日,市作协副主席、洪洞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董爱民向洪洞县图书馆赠送了新作《走近董寿平》。该书讲述了董寿平老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书中穿插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图文并茂,兼具史料性与文学性,是一部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