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咚咚咚……”12月17日下午,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在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崇德楼报告厅拉开帷幕,标志着该院非遗课堂开课。
这是由尧都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尧都区群众艺术馆承办的以“传承非遗、匠心筑梦” 为主题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魏村花鼓作为尧都区一个特有的非遗文化品牌,700多年前在村里的牛王庙会上起源,延续至今。而今,魏村学校的学生们继承了这一传统文化,他们舞姿灵动、打法多彩、鼓点震天,展示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们一起玩‘打缸’游戏吧,我俩收拾场地,你俩去找瓦片……”这个游戏在上世纪叫打缸,古代叫击壤。在《击壤打歌》节目中,女孩们以屯里道腔戏剧特有的“一腔”“三调”“七十二哼哼”的演唱方式,讲述了这项投掷游戏名称的缘由和意义。她们音腔细腻,动作俏皮,再现了上古帝尧时代的风土民情,博得阵阵掌声。
“剪鞋样、抹浆糊、纳鞋底……”接下来,麻绳手工拉花千层底纯手工布鞋的重要工序也登上了舞台。妇女们穿针引线纳鞋底,动作娴熟麻利,一道流水线一气呵成。一位同学惊叹道,“原来,一双做工精良、样式精美的千层底布鞋,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尧都区群艺馆模特队表演的剪纸模特秀《不忘初心》将活动推向高潮。模特们身着红装,将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展示给观众。心灵手巧的晋南民间工艺大师剪裁出《不忘初心》《绿水青山》等作品,表达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金鼓戏鎚》,鼓点密集,气势磅礴;《春江花月夜》,体现了诗词歌赋的优美韵律;《平水雕版印刷》《面雕》,同学们现场体验了制作流程……
台上精彩不断,台下掌声阵阵,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管理学院的同学表示,这样的“活”课堂,让他们亲近和了解非遗,感受到了非遗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加入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队伍中,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努力。
主办方称,此次只是“非遗进校园”的启动仪式,该学院已被列为尧都区文旅局的非遗传承基地。院方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记者 郭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