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位于市区平阳南街的温州商贸城开业。这座总投资1.1亿元,经营面积达25000平方米,一期集400余商铺的综合性购物中心,是温州商人姚祖球在尧乡大地又一次大手笔的运作。
谁曾想,20多年前,他还仅仅是一个个体服装经营者;20年来,他创建了一个服装市场,筹建了一座商贸大厦,帮两家特困企业进行改制,安排了600多位下岗职工再就业。今天,当走进宽敞整洁、环境优美的温州商贸城,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受着整齐划一的规范管理,你不禁要寻着它探一究竟?
走出温州闯人生
姚祖球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1957年出生于虹桥镇一户普通家庭,家里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二。
地处东海之滨的温州人,自古便以外出经商为荣,受此影响,初中毕业后,姚祖球就走上了社会,成了一个小小的木匠学徒工,开始用自己瘦弱的肩膀背起刨子、墨斗等工具,跟着师傅走南闯北,四处给人做家具。
当学徒工的岁月漫长而艰辛,每天清晨天不亮,姚祖球就起床挑水、扫院子,农忙时帮师傅家干农活,跟师傅外出打工时,还得修理工具打下手。手脚勤快、聪明好学的姚祖球很得师父喜爱,私下里总教他些真本事,就这样,两年后,他顺利出师,开始单挑独干。因为活儿干得精细,手脚麻利,17岁的他就开始拿4级工的工资,在大多数正式工人拿30元工资的时候,出师头一年,小小年纪的姚祖球便挣了一千多元钱。
此后十多年里,靠着一身手艺,姚祖球背着一套简单的行囊足迹踏遍半个中国,安徽、青海、内蒙古、宁夏……到处都留下他往来忙碌的身影。
走南闯北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1976年,在宁夏,因为随身携带的介绍信是乡里开的,不是县里开的,他被当做流窜犯一关十来天,最后还是好心的老乡出面才把他保出来;1978年,在安徽,他被骗,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一分钱工资拿不上;他饿过肚子,为谋生,抬石头、挖水沟;最困难的时候,和怀孕的妻子一起睡在刨花堆上,过年连回家的路费都凑不齐……无论面临多么艰难的境遇,姚祖球始终坚信,只要努力付出,诚信做事,总会有收获的时候。终于,他在青海站稳了脚跟,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工程队,因为做活细致,又讲诚信,他的工程队承接的活计越来越多,很多单位都是慕名找来,连昔日的师傅也来投奔他。
移师临汾办市场
19年的木匠生涯,为姚祖球积累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也为他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日渐成熟稳定的收入却拴不住他那颗激情澎湃、渴望闯荡的心。
1990年,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之后,姚祖球扔下刨子、墨斗倾囊而出,在西安中华服装店租了个铺位做起了销售服装生意。由于新手上路,把握不住顾客喜好和服装潮流,第一年,便赔了好几万。他不气馁,边学边干,第二年,一下就扭亏为盈,最忙的时候,每天进几次货,为了第一时间抢到最佳货源,他还曾彻夜守在服装加工坊的工作台前,人家完成一件,他收一件……
1993年,姚祖球从西安来到临汾,在市区解放路上的友谊大厦和亨达大厦租赁场地经营服装。思维敏锐,极善捕捉商机的姚祖球发现,在两处大厦后面有一块9000多平方米的空地和几个厂房闲置。经打听,这块空地属于临汾动力厂所有,而该厂是省属特困企业,多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生产经营时断时续,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工人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了解具体情况后,在商场打拼多年的姚祖球立即意识到机会来了。虽然,当时友谊大厦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他在经济上蒙受了很大的损失,但他还是不想错失这个机会,他立即回到温州,说服生意伙伴共同投资400多万元,在临汾动力厂原址上开发市场,就这样,1989年,地处市区解放路中段,拥有300多个铺位的明金市场正式投入运营。此举,不但使特困企业成功脱困、转型发展,而且,该厂数百名下岗职工也得到妥善安置,实现了再就业,收入大幅提高,同时还每年为我市财政上缴税金上百万元。
在明金市场的影响和带动下,安达圣购物广场、万家福仓储超市等商业实体纷纷落户解放路,昔日破败不堪的空闲地,变成了黄金商业地段,极大地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随后几年,带着开发明金市场的一流开发运营团队,姚祖球又先后开发运营了甘肃省白银市同生商厦、延安市百圣商厦、河津市温州商业步行街等多地市场,每开发一处,都是经营状况火爆,商户竞相入住,租金率翻倍增长,开业率达100%。
扎根平阳树品牌
2012年,市政府对明金市场重新规划拆迁,姚祖球又把目光投到了位于平阳南街的临汾地区印刷厂。
临汾地区印刷厂本是国有企业,1998年改制时,有很多关键问题没有解决,职工身份未置换,社保欠费严重,2010年停产后,因为问题突出,曾引发职工群体上访,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而该印刷厂所在的市区平阳南街,在姚祖球的眼里又成为一条“黄金商道”,这里交通便利,地处东关大十字和贡院街的中心地带,像原来的明金市场一样,汇聚四方财富人气,辐射百万客户群。于是,在姚祖球的积极运作下,2012年6月1日,解决该印刷厂职工安置和改制遗留问题的方案提交到临汾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上,经研究决定,由姚祖球名下的临汾市鸿桦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租赁该印刷厂生产场地,出资筹建以服装、百货为主的现代化封闭式综合商贸市场,租金4500万元3年付清,此款项全部用于解决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温州商贸城从开始筹备到运营,政府及相关部门给我们‘外地人’以最大的优惠与支持,这让我们增大了投资的信心与决心。”对于生活了近20年的这块土地,姚祖球心中始终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他说,临汾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热爱这片土地,为家乡人分忧,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告诉记者,去年投入运营的温州商贸城,先期已优先安排了600多位下岗职工再就业。预计项目全部运营后,可为1000余人提供再就业、创业的机会。
在艰苦创业后的事业兴旺发展之际,姚祖球和他的团队没有在成绩面前停止前进的脚步。“如何留往客户,打造诚信商城”,成为他们与全体经营户思考的问题。姚祖球提出了“公司各部门为商城服务,商城为经营户服务,经营户为消费者服务”的三原则,一切以服务消费者为中心,在经营的过程中,要求商户恪守“文明经营、诚实守信”的经营原则……
刚刚运营不久的温州商贸城虽然还没有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热闹场景,但是我们相信,在“诚实守信”这一经营信条的坚守下,温州商贸城定会迎来明天的繁荣,这里,也必将成为温州人在平阳大地的又一骄傲之作。
图为姚祖球(右一)在温州商贸城查看商户经营情况。 本报记者 李晓琳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