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锁笔墨中的“真善美”

2014-07-07 00:36: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旦得夕阳无限好,尽情挥毫写黄昏。”临汾颉苑书画院成立26年以来,在平阳艺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在近年来“大美临汾书画展”等赛事中,总有这么一批积极参与、不图报酬、甘愿奉献的书画家,他们用笔墨讴歌盛世、用情感弘扬书艺。颉苑书画院副院长、山西省书协会员张青锁就是佼佼者之一。

张青锁,洪洞县人,书体以行草见长,现定居临汾,山西省书法协会会员,临汾颉苑书画院副院长,在全国各类展赛中频频获奖,作品颇受同行和收藏界青睐。

家就是书法会所

“张青锁的家就是书法会所。”这是许多人的说法,张青锁是洪洞人,洪洞又是书法厚重之乡,洪洞文化人在临汾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文化生力军,所以一到星期天或临汾有书画赛事活动,张青锁的家里总有一批书友相聚,有赵城的、洪洞的、临汾的书友来参展或办事,总想来他家里坐坐。

近10余年的书法报,一张不差地放在一起,不仅仅是一道景观,也是家庭支持的一种见证,当然也是张青锁求索书艺的一种积累和沉淀。

说是书法会所,名不虚传,实至名归。随着他书艺的进取和人际关系的拓展,不少书法名家不时地与张青锁笔墨交流,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书法中有快乐,笔墨中有精神,只要谈到书艺之窍,他就精神百倍,这就是“书痴青锁”的生活写照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展览就是书法平台

“展览就是书法平台,假如一个书法工作者不经常参加展览,就不会有创作上的提高。”张青锁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近年来“大美临汾书画展”中经常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从布展、参展、撤展他都像一个书法老兵一样坚持到底,所以每次展览结束,同行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功劳苦劳张青锁最大”,而他却不这样认为,凡是在临汾搞书展的人,必然有自己学习和吸取的东西”,所以他逢赛必参,逢会必参,逢展必参,为的就是彻头彻尾地与书法名家交流,甚至对某个作品中的一笔一划、一字一句、一章一法都要向作者本人请教明白,然后回家或现场练习,熟记于心,这种求学严谨的品质令许多人敬佩不已。对于他这种不耻下问、愿闻异言、求学众长的精神,颉苑书画院老院长李富积多次给予表扬、鼓励、指导。

在展览中求学是张青锁总结出来的一条捷径,他认为写字临帖是好方法,但也有不完善之处,比如某字笔划写不顺,想不通,在展览中书者当面一教,有胜读十年书之感,进步之快超出想象,所以他不肯放过任何一次展览,对他来说就是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采访即将结束,已逾花甲之年的张青锁告诉记者,面对未来的书艺之路,虽然不敢断言自己是将来的大家,或不敢断言近两年能否加入中国书协,但他的艺术年龄正是创作的黄金时代,凡是临汾、运城、晋中有展赛或笔会尽量参加,不求别的,只要个人书法能为“临汾大美”或“晋善晋美”发挥余热,奉献书艺,就是他晚年追求的一种价值。

记者 王春丽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