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常言道:人不能没有爱好。为了这爱好,执著的坚持,用一生去追逐,65岁的侯全继一直做着“创作梦”,而且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爱好而努力,在创作的世界里,他从不知疲倦,倾注所有的热情,只为那灵感乍现时,笔下倾泻而出的美丽文字。
侯全继,翼城县人,国企退休职工,临汾市作家协会会员,一生酷爱文学创作,小说、散文、评论、通讯、人物志等题材都有涉猎,他从来没有停下手中的笔,不断地追求创作。
梦想之路
侯全继说,他的“创作之路”也许就像他那篇小说《美梦》中写的那样,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经历过鲁莽、挫折、奋斗之后,收获了成功。2013年,他编著的第四部文集《珍藏记忆—叶轩作品精选》问世了。
“曾经的我,对于文学虽然很痴迷,但是展现的机会却很少,而且以前大部分时间只自己写,自己欣赏。”侯全继微笑着回忆,1978年7月,那是他一生都铭记的时刻,在中断学业十年之后,本以为不会再接触文学了,但是全国恢复高考的难得机遇给了他希望。
两个月之后,当侯全继得知他被山西师范学院临汾师专中文二班录取时,感觉眼前的梦想之路突然变得宽阔了,大学生涯也是他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
不懈追求
侯全继用一生实践着父亲的教导,对于文学的追逐,对于理想的不懈努力,让他始终停不下脚步。
“在这一生当中,养父对我的影响最大,他的教导让我收益终生。”侯全继感慨地说,而这也成为他一生创作不止的动力源泉之一。
侯全继在参加全国高考之前已经工作了很多年,在工作中没有时间读喜爱的书籍,当他提出想参加高考时,父亲说他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自己做的决定要自己负责,他为自己的人生做了决定,并且之后不懈地努力着。
在大学生活结束后,侯全继的“文学之路”再次变得坎坷,教师、秘书、企业干事……职业和工作地点的不断变换,让他的生活虽然颠沛流离,却也丰富多彩,在这期间,他那执著追逐理想的坚韧让他不断进步,写作水平得到认可。
闪光未来
“这本书收录了我从学生时期到工作之后的作品,都是精心挑选编辑在一起的,包括了课题研究、文学作品、新闻通讯三大类,这些文字都是我心血的结晶,记录着我的创作之路,也让我时刻铭记我的梦想。”侯全继拿着他的作品集自豪地说。
侯全继说,在退休之后,身边没有了“创作氛围”,但是他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小挫折”,本来想写一篇关于马来西亚的游记,却因为敏感事件也搁置了。”侯全继笑着说。
采访最后侯全继表示,在未来,他将继续编辑名为《三晋人杰华夏栋梁——共和国政坛上的山西人》的大型人物志,于2010年开始撰写,共收录了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省部级的山西籍高干543人。
对于未来的打算,侯全继说他还是要创作作品。“创作无止境,仍需再努力!”
记者 郝海军 潘华玲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