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发明家的精彩人生

2014-07-08 08:2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贺西平,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隰县陡坡乡农民。说他普通,因为他与其他的农民一样,靠天吃饭,下地干活。说他不普通,是因为他只有小学文化,仅靠着自己的钻研和好学,发明了简单实用的多用途覆膜机,并获得国家专利。如今,身患重病的贺西平又发明了果园施肥机。

他是一个能干的人,也是个苦命的人。30岁那年,7岁的大儿子失踪,找遍了大半个中国,仍然杳无音信;小儿子从小就患有视神经萎缩,连草都看不清,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年迈的老母亲身体因受到严重的思想打击,妻子的身体也不好,常年生病。

遭遇家庭的种种变故,他也曾痛苦过、低沉过。但这个性格倔强刚毅的农村孩子从来没有停止过拼搏、奋斗。和土疙瘩打了半辈子交道,他深知农民手工盖地膜的辛苦。为了改变落后状况,凭着对理想的执着,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潜心研究,通过2年多的艰苦努力,新型地膜覆盖机终于诞生了。

刚开始,有几户农民就是用这一台地膜机完成了地膜覆盖,省工省力,一天就可完成地膜覆盖15至20亩。第二年,乡亲们就争先借用。当他看到了这一发明的大好前景,真正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时,便开始四处筹集资金,申请专利,2010年10月8日,他收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紧接着,他又着手研发果树施肥机。通过整整一年构思,图纸成形了,通过制作、试验等两个多月的努力,果园施肥机也成功了。

在他的一生中,多次救人于危难,2012年10月的一天晚上,他骑着摩托车在回家的路上,正是半坡急弯处,一辆三轮车大侧翻,车下压着三个人,车旁躺着两个妇女,一个拼命挣扎,一个身负重伤求救,在紧急情况下,他毫不犹豫用尽全身的力气,又是搬车,又是拉人,并拨打多个求救电话,这一刻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肝硬化病人,忙碌了大半夜,两人遇难三人获救,他再次营救七条生命。

2002年,该乡习美村83岁王某身患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3个女儿,因种种原因不能照顾老人。他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担子,并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一日三餐,喂饭、喂汤等,妻子和儿女们都很关心这位老人。

多年来,他虽然身为农民,但他酷爱文艺和创作。经过多年的音乐学习和歌唱锻炼,先后参加了《百歌颂中华》、《学党章知识竞赛》等多项活动,2011年春节,他开始了对入党《誓词》的创作。经过谨慎考虑,他把原词选为第一段,又创编了第二段,作为补充和发展,用庄严雄壮、积极向上的旋律,对每个音符做了充分的酝酿。为了更好地展示“誓词”特有的精神,他多次请教音乐老师,同文学人士讨论歌词。经过几个月的百倍努力,从词到曲,初稿成形。

面对眼前的现实,他想做两件事,一是申请第二个专利和完成誓词创作;二是与死神较量,与生命赛跑,为家人、为社会留下最后的精彩,最终完成了誓词的谱曲,还创作了《小西天》等歌曲。发明成功了,专利申请了,创作梦想也实现了。他不仅作词又作曲,而且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了制作音乐自己花了2000元,发在网上让全国的音乐爱好者欣赏。同时,他还忍着病痛积极准备并参加了隰县党员纯洁性先进事迹报告和临汾市“书友相伴,快乐人生”配音散文朗诵比赛,并获三等奖。

本报记者 杨文婷

     

责任编辑:杨洋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