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啊,今天来订蛋糕吗?”见有人进来,店主热情地问道。这间蛋糕店位于福利巷附近,店主名叫杨鹏飞,今年25岁,土门镇东涧北村人。
这家蛋糕店已开了一年多,由于店主人品好、口碑好、服务好,受到了顾客们的一致好评。杨鹏飞虽然年纪不大,但他比同龄人多了份成熟与稳重。得知记者的来意,他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我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以后仍需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环顾四周,店面虽小,但是干净利落,一排玻璃柜子,里面摆放着各种蛋糕模型,隔壁的一间制作室里有工作台、冰箱、搅拌机等“装备”。“你先坐着,我边工作边和你聊。”杨鹏飞说,因为中午顾客要来取蛋糕,他得尽快赶工。整个过程,像变魔术似的,不到二十分钟,蛋糕胚经过他的一双“魔手”变成了让人垂涎欲滴的水果蛋糕。
杨鹏飞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家里条件并不富裕,从小他就有个“老板梦”,可以让家人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17岁那年,杨鹏飞的哥哥因为意外需要做手术,全家陷入了困境。为了减轻父母的重担,他毅然离开了校园步入社会打拼。
打工期间,杨鹏飞去过青海、上海等地,干过电焊工、服务生等工作,他来回奔波,只为了能承担养家的责任。在上海工作时,偶然的机会途经一家蛋糕店,看到糕点师认真工作的样子,就此便萌生了“拜师学艺”的念头。就这样,他一边打工,一边来这家店帮忙。
“当时帮店长带孩子、送蛋糕、买东西,什么活都干,就是为了能留在那家店,可店长说要当学徒需要缴2000元学费,等我攒够了钱,师傅才开始收我为徒,教我手艺。”杨鹏飞回忆,因为感兴趣,所以学起来也没那么吃力。靠着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劲头,他获得了师傅的倾心传授。半年后,他回到家乡,父母担心他荒废了所学的手艺,所以支持他开店。
找到合适的门面,拿着攒下来的资金,在五一西路小门面房里做起了生意,杨鹏飞的第一个店就这样开张了,那时他23岁。经营初期,情况并不乐观,就在这时他遇到了知心爱人,爱情的甜蜜,恋人的鼓励,让他勇敢面对一切困难。眼看事业有了起色,打算步入婚姻殿堂的他却意外出了车祸,住院期间,家人和恋人的陪伴与鼓励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梦想。
出院后,和恋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两人便一心投入到了事业当中。
2013年前半年,杨鹏飞又在福利巷附近找了一间门面,以最低的价位、最好的服务,来招待每一位顾客,不管经营情况如何糟糕,两人的认真热情让顾客满意,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生意红火了起来。每位来店里订蛋糕的顾客,杨鹏飞都会详细介绍鲜奶和普通奶油蛋糕的区别,还给顾客传授一些专业知识,让不少顾客成了他的“学员”。因为回头客多,老顾客们还会介绍亲戚朋友来店里消费,提高了小店里各种糕点的销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杨鹏飞说,越来越多的人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他在制作蛋糕的过程中与顾客是“零距离”,顾客可以看到整个过程。这样,顾客可以自己判断,做到明明白白消费,有的顾客也会要求参与制作过程。“价位低不是说用的东西不好,我们挣的是良心钱,低价位好材料,以后顾客肯定会常来。”杨鹏飞讲述了他的经验。
畅想未来,杨鹏飞说,他希望从自身做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干,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更多的顾客吃到他做的放心蛋糕。
记者 梁娟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