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洪洞县大槐树镇湾里村的雷军和吕安婵夫妇生有一对令众多家庭都羡慕的“龙凤胎”儿女。今年,这对“龙凤胎”兄妹都考上了大学,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和喜悦。
父母并不溺爱
母亲吕安婵说,这对兄妹出生时,哥哥比妹妹早20分钟。两人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一直在同一个班里,直到高中分文理科才分开。
吕安婵曾是一名民办教师,孩子们考上大学一直是她的心愿,如今心愿实现了,她说:孩子有出息,当父母的再辛苦也值得!”记者见到这对“龙凤胎”兄妹时,两人相貌的确十分相似,不仅清秀俊俏,而且身高都在1.75米以上。
他们就读于洪洞县第二中学,哥哥叫雷琦玉,是高三理科165班的学生,高考成绩总分为593分,是全校理科生第一名。妹妹叫雷蓓玉,是高三文科特优生177班的学生,高考成绩总分数为488分,在班里排名第三。兄妹俩的高考成绩均达到高等院校录取分数线。目前,兄妹俩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已经填报了志愿。
对于左领右舍、亲朋好友的羡慕和夸耀,父亲雷军显得很平静。他说:孩子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因为他们不但听话,而且学习也十分刻苦,每天晚上回家后还一起学习,我们夫妻俩再三劝慰才去休息。我们也经常与两个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孩子平时的成绩也一直处于提高和上升阶段,所以考上大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雷军自信地说,家长培养孩子除了教给他们知识外,还需要教给他们一些道理。在和孩子沟通交流时,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让他们提高对问题或事物的认识和分辨能力。
吕安婵说,在培养孩子理财观念上,他们虽然不限制孩子花钱,但兄妹俩从不乱花钱,也从不在外面乱吃零食。除了学杂费外,兄妹俩很少向他们要钱。如果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时,父亲也会有严厉的一面,甚至伸出善意的巴掌吓唬一下,通过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沟通,直到孩子明白。
兄妹相互帮助
“从上幼儿园到高中,我就考过一次第一名,后来一直是哥哥的成绩领先。”雷蓓玉说。不过,回到家里兄妹俩都会一块儿做作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尤其上了高中后,哥哥特长理科,妹妹特长文科,两人正好可以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共同提高和进步。而哥哥也一直是妹妹学习的榜样和赶超的动力。
家里的一台电脑是兄妹俩共同学习的工具。雷军说,为了孩子能在学习中拓宽思路和视野,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在孩子上小学时就为他们购置了电脑。兄妹俩上网就是查阅学习资料,而且也不会因为上网吵架。此时,妹妹按耐不住地告诉记者:我们俩如果都要上网的话就给对方定好时间,看着时间,时间到了该谁上网就换谁上。”
吕安婵欣慰地说,兄妹俩从幼儿园到初中一直是由他们接送,到了高中买了辆电动车。从家里到学校大约有1000米的路程,兄妹俩自高中分科后,虽然不在同一个班级里,但放学后,无论谁先下课都会在校门口等着对方回家。
通常情况下,骑电动车的都是哥哥,坐电动车的是妹妹,路人和同学们见到他们,都知道这是一对双胞胎。每当下雨,兄妹俩如果骑电动车往返,便撑起一把伞,妹妹的身上多少要淋湿一点,因为她总是把雨伞倾斜到哥哥这边多点。如果是妹妹骑电动车,哥哥干脆就把雨伞全部遮到妹妹的头顶。
考上大学后有什么想法,哥哥含羞地说:我和妹妹从上幼儿园到高中一直都在一个学校,从来没有分开过,这次填报志愿不可能上同一所大学,希望她今后能照顾好自己。” 这对“龙凤胎”兄妹,互亲互爱,和睦相处,令人羡慕。他们有着奋进激情的豆蔻年华,他们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二次跨越,绽放青春。大学,仅仅是他们放飞理想,实现人生目标的开始,相信这对“龙凤胎”兄妹在大学里的生活会更加精彩。
文/图记者 王春丽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