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慈善企业家赵花

2014-07-10 22:09: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34岁的赵花现在经营着一家蛋糕店,从开业至今已整整15年。赵花虽不是富翁,但她每个月都会拿出一部分钱来做慈善,或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或看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亦或是捐款赈灾。

赵花说,人性本善,作为企业家最重要的不是挣钱,而是在面对弱势群体时,能尽一己之力。

汶川地震时,赵花就通过市企业联合会向灾区送去了矿泉水、奶、面包等价值5000余元的 物资。去年,赵花曾带着店里的员工,每个月的农历十六,都会带着几个生日蛋糕,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过生日,为他们送去温暖的生日祝福。现在,赵花招收了两名残障儿童当学徒,教他们做蛋糕的技巧。

对于残障儿童,赵花有着“特殊”的看法。“有些儿童虽然听力、语言方面有障碍,但是在接受新知识,学习技巧方面没有多大的问题。如果在蛋糕店刻苦学习,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我又何乐而不为呢?”赵花介绍,现在已经有两名聋哑儿童学会了基本技巧,进步速度也令她惊讶。

走进赵花的蛋糕店,一整面墙都成了《弟子规》的“地盘”,朗诵《弟子规》是员工们每日必做功课,她希望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让员工也能有所受益。“在慈善事业方面,我能有所作为,大部分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希望我的员工也能学习到其中精髓。”谈起与传统文化结缘,赵花非常感谢两位研究传统文化的恩师。一次偶然的机会,赵花与两位老师通过网络结缘,其中一位正是王凤仪大善人的弟子。“两位恩师都是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他们从传统文化入手,在企业运作方法给出不少建议。‘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不是挣钱,而是用自身力量去帮助别人。’这句话已经成了我经营蛋糕店的座右铭。”赵花说,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的她,从以前的浮躁不安变得沉稳了不少,阅读《四书五经》《言行录》《笃行录》等传统文化书籍是赵花最大的乐趣。

赵花不仅能一字不落将《弟子规》全文背诵,并对它有自己的见解。“《弟子规》的总叙就非常受用,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就是说孝顺父母是第一位的,守信用、讲诚信,用仁爱之心关心众人,并在繁忙之余不断学习。以前,在我看来,给父母的钱越多就是越孝顺,我也会常常觉得委屈,为何给他们多少他们都不知足。现在我明白了父母需要的并是不钱,而是儿女陪在身边。给钱属于‘孝身’,多陪伴他们才是有‘孝心’。”赵花说,现在只要店里不忙,就会陪在父母身边,给他们捶捶腿、洗洗脚、捏捏肩。

“看到敬老院的老人们时常感到孤独,我内心一阵酸楚,那一刻我明白了,人老后最需要的就是儿女的陪伴。尽管有我们给老人唱生日歌,点燃生日蜡烛,但仍能从老人们的眼中看出一丝丝落寞。”赵花感慨地说,从对父母的尽“孝身”到尽“孝心”,再到帮助残障儿童、孤寡老人,她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成长。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赵花呼吁现在的年轻人,多接触一些传统文化作品,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精神层面,更能让一个人获得快速成长,让年轻人浮躁的心安静下来,多一些踏实奋斗,少一些急功近利。(弓佩玉)

     

责任编辑:王伟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