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风险 完美

2012-09-20 08:2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创新
1996年,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节目报道了英雄民警尚成书勇斗歹徒、身负重伤的感人事迹。也就是在这一天,人们在镜头上记住了一个名字,成功抢救英雄民警尚成书的主刀医生王文革。那一年,年仅30岁的他刚从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和关节科进修返院,成功开展的断腕再植术、股动脉瘤切除游离血管移植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颈椎后路手术等填补了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空白。
生于1966年的王文革似乎对医疗新技术格外痴迷,2001年,王文革率先在临汾市开展了关节镜技术,以微创的方法对膝关节疾病进行诊治,对严重的骨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开展了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此两项技术填补了临汾市该领域的空白。同时还开展了人工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引进了CPM功能锻炼机,倡导和实施骨科手术后功能康复新方法。2002年成功组织和主持了“首届临汾市关节镜学习研讨班”,2004年——2005年完成了两项科研成果:“膝关节镜与核磁共振对膝关节损伤的对比观察”和“膝关节镜诊治膝关节滑膜炎效果研究”,创建了“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体系”,研制了膝关节内简易定位器,应用于关节镜下髁间棘撕脱骨折的微创治疗。2006年在四院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同仁的努力下成功组织并主持了省级脊柱、关节疾病诊治新进展研讨学习班。2007在临汾市首先开展了踝关节镜技术,并开展了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注重关节疾病的健康宣教工作,共撰写论文20余篇。提出了“提高生命质量、关注关节健康”的理念。
风险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科面对的是更多的老年病人,他们不同程度存在器官功能减退,很多人并发心脏病、糖尿病等。针对这些病人,他们首先请相关科室医生会诊,并联系麻醉科医师进行手术前评估,尽最大可能为患者手术。一位75岁的患者因双下肢麻木住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因心脏病未能手术,从北京转回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后,经过该院医护人员的术前再三讨论和充分准备,在麻醉医师的努力下,成功完成了该手术,手术历时四五个小时。面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微笑,医护人员偷偷擦去了渗出额角的汗水,术前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全都化做欣慰的微笑。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的医护人员都熟悉王文革的这样一个口头禅:一个医生不敢承担风险,那将一事无成。
完美
王文革在工作中不但讲究手术漂亮,而且还千方百计地减少患者的痛苦。他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进修回来成功开展的颈椎前、后路手术,尤其针对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即在一次麻醉下完成以往需要做的两次手术,大大减少了患者痛苦,大大降低了花费,同时因脊髓减压彻底,患者术后四肢麻木可很快消失。在临汾市2000年最早使用Cage于腰椎滑脱的治疗中。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前路治疗、髋膝关节置换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针对老年脊柱骨折,王文革采用的PKP手术,皮肤切口仅0.3厘米,手术时间仅30分钟,患者手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行走。2006年11月,王文革成功完成一例98岁患者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7天后可下地活动,很快恢复正常生活。2007年成功为一百岁老人施行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目前生活完全自理。2007年4月30日山西省首例双髋双膝关节四大关节同时置换,历经7小时,手术获得成功,标志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发展的新水平。(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