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012-09-27 08:4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李玉山老师身板硬朗、精神矍铄、鹤发童颜、温文儒雅的形象又一次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1962年、1963年在大宁中学读书时,他并没有当过我的代课老师,可平时见面我出于礼貌和尊敬总是称他为老师。上世纪80年代我在县卫生局工作,有一年县委要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局领导要我们为县委主要领导准备一份报告材料。我们几人费了几天工夫总算把这份报告起草出来了,可送县领导看后却说了一句:“不行!”我们很是无奈,因时间紧迫,局长只得请时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的李玉山主笔,我们当助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材料写好,领导审阅一次通过。我经历了李老师手把手教我写稿、修稿和改稿的过程,使我感受颇深,从此在我对李老师的称呼中又多了几分师傅的成分。
大宁县素有“小金殿”美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大宁县志》和张九锁主编的《大宁文史》中可以看到,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一千多年里,我县出的书除有明万历、开启和清康熙、雍正、道光、光绪年间的几次修志以外,还有许多文人学士如曹续祖、刘而介等写的诗文。抗日战争时期贺成章有七言诗《北风》,曹学文写了长篇小说《奋斗》。除此之外,当地民间还流传着许许多多优美的故事传说,虽未载入史册,但却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县文学事业更是勃然而起,有影响的作品频频面世,最具代表性的如李玉山老师的“三情”(《情满太行》《情满黄土地》《情满人间》),“二花”(《野菊花》《夕拾朝花》),“一仙”(《黄河仙子传奇》),“一笑”(《葡萄沟的笑声》),“一事”(《大宁故事》)等作品。此外,李老师曾担任红旗杂志出版社《当代共产党人》大型丛书编委,写出数十篇报告文学,还为市三晋文化研究会撰写了《临汾景观文化大宁古八景》一书。他的多篇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和省、市“五个一工程”奖,他本人被载入徐治平教授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散文史》中,选入《中国名人大辞典》和《中国散文作家大辞典》。他的散文《‘文革’故事》《在林非先生家做客》分别被选入中国散文学会主编的《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二、三辑,报告文学《县委书记的故事》获红旗出版社、《当代共产党人》大型丛书优秀主人翁奖,《春雨潇潇》获红旗出版社、《当代共产党人》大型丛书优秀作品一等奖,散文《二郎山游记》被选入《华夏散文精选》并获优秀奖,散文《二郎山拾零》被选入《中华散文百年精华》。有部分散文(约3万余字)选入《当代10名作家散文今选》(第四辑)。散文《延安文坛四杰》获《散文选刊》全国散文大赛精锐奖,散文《真情无价》获2012年中国散文论坛一等奖,《二写俏俐》等三篇散文被选入中国散文学会主编的《中国散文大系》。他的作品像红艳艳的山丹丹花开放在这片黄土地上。
李玉山老师凝聚了全部热情在散文园地里辛勤耕耘,他以十分娴熟的文学手法,以生命的彩笔为读者奉献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图。他的作品朴实自然,“远山近水都是情”,生活气息浓厚,像一首首优美的乐曲,奏出了亲切的生活乐章。他的文章结构紧凑,文字精练,语言优美,引人入胜,有特色,有个性,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读他的书,越读越有情,越读越有味,好像一桌丰盛的精神大餐,读后余味深长;又好像原野上盛开的山丹丹花红个艳艳,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再好像欣赏一本“开心辞典”,可以得到一笔精神财富,从中看到生活的美好、温暖及人生的价值意义。同时,他又是我县文坛当之无愧的指导老师,由他指导出版的书有贺秋玲的《悠悠岁月》、许乃让的《桑榆诗文集》、许新民的《雅贤居小集》等,并为十多位作者准备出版的书写了序。此外,他还跨越省和县界,为乡宁县阎玉明、陕西延长呼俏俐等人的作品加工润色,帮助他们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诗集、散文集。
李老师曾在大宁中学、县委通讯组、宣传部、县委办、县教委、县文联任职。现在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协山西分会会员、临汾市作协顾问、大宁县作协主席。在他任县文联主席期间,曾主编《昕水文艺》期刊,指导众多中青年文学爱好者,在文艺园地里生根、开花、结果,为大宁县文坛扶持文学新人,培养了一批文艺新秀。我至今仍保存着当年出版的几十期《昕水文艺》。
李老师已逾古稀之年,但他退而不休,夕阳如霞放光彩。他白发皓首,壮心不已,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为山城文化事业增添光彩。由他主编的《昕水文艺》于2009年改版后,增加页码,更见规范。改版后的《昕水文艺》每一期的出版他都付出很大心血。从征稿、选稿、编稿、改稿到打字、排版、校对、定稿;从版式策划、内容编排到标题设计、插图选用;从封面、封底的图案选取到装帧设计等一系列过程,真可以用满腔热情、呕心沥血、不辞辛劳、精心尽意来形容。
改版后的《昕水文艺》,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贴近时代,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以超脱的精神、开阔的视野,感应时代的脉搏,体现翔实、完整的内容和富有表现力的文采,推出血肉丰满、情感丰富、具有时代特色的好作品。同时还及时宣传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展现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总结县域转型跨越发展经验,成为文艺为政治、为人民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改版后《昕水文艺》已出版6期,共发表84名作者的158篇文章。李玉山老师是《昕水文艺》园地里的辛勤园丁,他为建设先进文化,用自己踏实的工作,诠释着一位古稀老人为社会主义文艺奉献的无私大爱。他的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他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全县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他的余热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熠熠发光。2010年李老师荣获临汾市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今年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重温主席讲话精神,牢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大复兴是全体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是时代进步的旗帜,文艺是鼓舞民众的号角,文艺是社会发展的北斗。在李老师“桑榆晚情寄新人,老树青绿更著花”的精神感召下,我们全县广大文艺爱好者决心为人民宣传、为时代放歌、为百姓写史,为提升大宁美好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推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促进大宁文学艺术事业大繁荣、大发展。只因园丁勤浇灌,山丹丹花儿遍地开。愿《昕水文艺》的每篇佳作像黄土高坡原野上盛开的山丹丹花,一片红个艳艳,愿《昕水文艺》的生命力像昕水河一样源远流长。
当结束这篇文字的时候,在我的耳旁仿佛再一次响起《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优美旋律。伴随着这优美的旋律,我仿佛看到大宁县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大复兴的春天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来!(贺明理)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