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王胜明出生在乡宁县管头镇集庄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1962年,他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乡宁中学。1965年,他又考入山西稷山农业学校园艺班。4年后毕业,又因“文革”没有分配工作。
1969年,王胜明回到家乡。那年,他23岁。
第二年,乡宁县台头煤矿招工,王胜明报了名,当上了拉煤工。煤矿工人苦又累,拉煤工又是煤矿工作中最苦最累的。一般拉煤工个高、力气大,而王胜明个头不高,力气自然也差。用王胜明自己的话说,个头不够5尺(4尺8寸),身重不足百一(108斤),足不满39(穿三九鞋)。矿上的定额是拉煤工一个班次8吨煤。
每车1000斤,拉够16车算一天定额。拉够定额每个班要拉车来回跑32公里,8吨煤还要自装自卸。当了4年零6个月拉煤工,有人给王胜明算过一笔账,除过病假、事假,按整4年算,一天跑32公里路,除去休息每个月要跑路800公里。一年要跑17600里,4年合计跑路70400里,相当2.8个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当于888个马拉松赛跑……还有人算过,王胜明拉煤近万吨,以每个汽车装20吨算,可以装满500个汽车。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煤工大都是大字不识一口袋的文盲,王胜明却是中专生。一个文弱书生做到和普通矿工一样的业绩,创造了惊人的财富,完全靠的诚实劳动。
人毕竟不是铁打的,多年的井下工作让王胜明得了严重的风湿病,矿领导让他当了井下瓦斯员,这是当时乡宁全县第一个瓦斯员。台头煤矿有后湾、前湾和王蟒沟3个坑口,王胜明每天检查一个坑口。在当时检查中,他发现后湾和前湾都正常,王蟒沟坑口瓦斯却严重超限,他多次上报给主管生产的副矿长,均得不到重视。王胜明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就在每一个井口挂一块瓦斯含量处理意见牌,提醒大家警觉防范。这是1977年10月前的事。1977年10月以后,王胜明临时被抽调干其他工作。1978年1月,王蟒沟坑口井下发生瓦斯爆炸,引起多人死伤。这起严重事故,有关人员一个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两个免去职务,王胜明却调到矿办公室任干事兼负责人。不是“因祸得福”,在处理整个事故过程中,调查人员惊奇地发现坑口井口挂着瓦斯含量及处理意见的牌子并照相取证证实王胜明工作尽职尽责。
“是金子终会闪光”。王胜明靠诚实、尽责、尽职的工作态度,得到重视,委以重任,得到他本应得到的,收获了他本应收获的。
1984年,王胜明被提拔为台头煤矿副矿长。
1991年,王胜明被提拔为国营申南凹煤矿矿长。
搞企业的人知道,生产是关键,再困难只要能产出煤,销了就有办法。摆在许多煤矿眼前的矛盾是产不下;产下了,销不了;销了,赊出去,拿不回钱。1992年申南凹煤矿偏偏遇到这种事。再有一个月就是春节,王胜明时时被噩梦惊醒,工人向他要工资,工资在哪里呢?心一急便燥热,一燥热浑身即刻大汗淋漓。申南凹煤矿有这样一个惯例,元旦停产一天,大家欢聚吃饭,八个碟子酒管够,矿领导给工人敬酒,王胜明敬酒时8个碟子已吃光,只剩喝酒了。工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矿长敬几下喝几下,从不告饶,划拳声震天动地。酒足饭饱,工人代表就高声质问:“王矿长,你年底能发工资吗?能,明天我们继续上班;发不了,明天就停产。”三四百双眼睛都直盯矿长,等待矿长发话。王胜明知道,这时候必须对工人有个明确回答,假如哼哼唧唧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群情激愤的工人会骂你,还有个别的人敢打你,更要考虑的是今后路怎么走,企业怎么办,向何处去?这样一想,王胜明出言了,信誓旦旦,斩钉截铁:“请职工同志们放心,我就是磕头作揖,砸锅卖铁,也要把工资给大家发了,希望大家确保安全,年底平安回家过好年。”
会后,王胜明安排专人到各银行、信用社贷款,催要货款。工人工资按时发放,一个个欢欢喜喜回家过年。
王胜明靠自己的信义,赢得了称赞,赢得了荣誉。
申南凹是乡宁县最老的煤矿之一,由于开采多年,资源枯竭,煤矿陷入困窘。1992年4月新开接替井,矿井面积4.94平方公里,生产规模15万吨,总投资1813万元。省设计院核定的建设工期是4年半,而后只用了3年零4个月,提前一年于1995年底竣工,1996年初试投产,当年产煤13万吨,解决了煤矿面临资源枯竭的困窘。申南凹煤矿在全县第一家上了高档普采工作面,2004年产量达到62万吨。在资金好转的情况下,又上了一套先进的综采设备,解决了回收率低、资源浪费问题。煤矿的煤台大坝改建成选矸皮带楼,解决大巷运输的瓶颈,实现了大巷运输皮带化、采煤机械化、捡矸自动化。建设煤矿生活区,职工生活提升,洗澡淋浴化、吃饭食堂化、住宿旅馆化、环境生态园林化。王胜明把煤矿工人称为是开采太阳的人,是人类财富创造者,应该得到尊重和关爱。不管哪个工人受伤,他都要去医院看望,如重伤抢救,他总守在病房直等到手术结束。伤情过重,外地医治,派专车专人跟随,不惜代价……
2006年,王胜明光荣退休,他把自己青春献给了煤矿、献给了煤矿事业。
上世纪80年代,国内热播一部《从奴隶到将军》的电影,说的是一个奴隶娃子在党的培养下成为共和国将军的故事。人们说王胜明由一名矿工成为矿长酷似“从奴隶到将军”。王胜明不认可,他只承认自己与煤矿结下了不解之缘,只承认自己用一颗诚实、信义之心对待工作,对待事业和为人处事。
王胜明靠诚实和信义赢得了成功,用实际行动诠释诚信,这是众所周知的达成共识和得到普遍认可的事实。(陈荣 陈正斌)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