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遗体,让生命焕发别样光芒

2012-10-22 10:5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恩格斯
尧都区一位老人再三强烈要求,在自己百年之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疗事业做解剖。
《百科名片》显示,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老人这样的想法深深感动着知情人。
日前,记者专程前往采访了这位品德高尚的老人仝玉莲。
仝玉莲1946年3月参加革命,1950年2月入党,1990年从我市一家医院的领导岗位上离休,现住在尧都区。
“去世后捐献遗体,无偿献给医务界供人体解剖。”早在1973年,老人就有了这样的想法。“那时,听人说周恩来总理说过‘死人不应该和活人争地’的话,我认为这种观点对人类是有好处的,所以我非常认可。从那时起,我就经常想,人总是要死的,死后土葬也好,火化也好,都要占坟地,这样下去,无数的死人要占去无法估量的土地面积,这些土地可以为后人产生多少效益啊。现在,即使是火化,墓地的费用也越来越贵,我认为都是浪费,这股歪风会给儿女们增加不小的负担,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我决定去世后将遗体捐献出来,供医学院的孩子们解剖、学习、研究。”
几十年来,仝玉莲的这个想法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日益坚定。2000年11月22日,她亲手将自己写的《遗体捐献报告》交给了当时的临汾市老干部局局长王天平;前段时间,又在老伴和儿子的陪同下,到临汾市红十字会填写了《遗体无偿捐献志愿表》。“我这样做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能唤醒活着的人,死后不要给儿女增添负担,不要造成新的污染。死人不要和活人争地’,让大家都接受这个理念,让全人类都认可这个理念,这是个世世代代的大工程,为了推动这项工作,我愿意将自己全部贡献出来。”
今年80多岁的仝玉莲受党的培养教育多年,工作期间,几十年如一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忘我工作,透支体力,加之生活上的遭遇,导致她患有20多种疾病,多年来疾病缠身。她患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脑供血不足、高血脂、急慢性结肠炎、膝关节炎等疾病,光手术就做过近10次。其中,因为三叉神经痛曾做过开颅手术;双眼因为青光眼、白内障做过7次手术;2011年6月,又因恶性肿瘤在临汾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做了右乳全切术。
“按说,我得这么多病应该不会长寿的,可如今,我已经80多岁了,生活依然能自理,去年做了手术后,恢复得很好,我认为像自己这样多病却又能活到今天的人也许不太多。我想,解剖我的遗体,可能会对医学的研究有更大的价值。我早已看淡了生死,如果说我的死能对医学发展有点作用,能让医学院的学生们多练练手,让他们尽快地学习和成长,我会十分幸福快乐。”在仝玉莲心里,死亡不再是忌讳,在她看来,遗体捐献可以将自己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
老人意志十分坚定,为此,多年来,她反复做家人的工作,终于说服了老伴和儿子。仝玉莲的老伴也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思想也十分开明。“我原本也和她是一个意思,也想捐献遗体的,但是,我老家的妹妹等人知道后死活不同意。最后,为了平衡各种因素,我选择了放弃,但我依然支持她的决定。”
让一个做儿子的同意母亲的这个决定,特别是仝玉莲与老伴是二婚家庭,她自己的亲生儿子早已离开人世,继子要同意继母的心愿,将来还要由他来完成母亲的遗嘱,在仝玉莲儿子的心里当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虽然曾经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担心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会骂自己,但是,儿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尊重母亲的决定。“孝顺父母,首先是尊重。20年来,我和母亲相处得很好,和亲生母子没有什么区别,我想大家会理解我的。”为了不让母亲失望,他主动陪着老人多次找医院、红十字会等相关机构,并陪着母亲在红十字会填了表。
然而,仝玉莲老人的侄子却不同意,侄子说,姑姑的亲生儿子没了,他们就有权利参与处理姑姑将来的后事,他们不同意姑姑对自己这样“残忍”。为此,仝玉莲经常因为此事给老家打电话,他们的理由无非就是封建思想的那一套,我甚至对他们说,你不是迷信吗?不是相信人死后会有灵魂吗?如果你们不按我的意思办,我死后的灵魂也不满意你们。”说起这些,老人甚至开心地笑了,她说,生死就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人就像一支蜡烛,当它燃烧到芯灰脂竭的时候,自然就熄灭了。”
生劳死息,生寄死归,一个死去的人还能为社会做贡献,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仝玉莲相信自己会说服他们的。
相关链接
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现在的人体解剖、人体器官移植等都需要大量的遗体来源。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人死了之后,身体对本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遗体捐献却对医疗事业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人死了还想着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社会道德;另一方面,某些相信人死后可以通过器官的使用而使自己的生命光辉也照亮别人的生命。更有甚者认为自己的器官进入了别人身体并发挥作用时,自己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重生,而愿意遗体捐献。(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